網站導覽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責任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社會實踐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生命教育
共好社會參與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校園安全
校園規劃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利害關係人問卷
最新消息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金門環保局毒災結合「crise」軟體模擬事故演練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舉辦「108年金門縣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應變演練兵棋推演」,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局長謝燕儒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洪肇嘉教授抵金指導,參演單位有紹青科技檢驗顧問有限公司、金門縣消防局、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及金門縣環境保護局。 本次毒災兵棋推演的演練,模擬紹青科技檢驗顧問有限公司毒化物運作廠因電線走火引發火警事故,波及毒化物(二氯甲烷)引發爆炸為主題。結合「crise」軟體系統,模擬事故現場之視覺效果,呈現出現場相關之火災、濃煙、爆炸、救災應變單位、民眾及其他相關物件,讓參演人員有事故點空間概念及豐富演練逼真性,為全國首例。 演練過程共分5個階段,分別為「階段一:業者初期災害應變與通報」、「階段二:外援單位支援、人命救助及滅火作業」、「階段三:金門縣災害應變中心開設及各搶救單位抵達」、「階段四、狀況解除、災後復原」。 環保局表示,發生毒性化學物質災害勢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災害救援,加上處理過程複雜及技術性都很高,絕非政府單一機關能力可以負荷,因此,整合各單位的防災應變能量,才是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的關鍵。 ▲ 108年金門縣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應變演練兵棋推演(環保局提供)
2019
/
11
/
27
雲科大「社會實踐教師社群讀書分享夜」
雲科大因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於108年成立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簡稱:社會實踐中心),引導校內師生從在地需求出發,透過人文關懷與協助解決區域問題,善盡社會責任。社會實踐中心從育成做起,至今已培育出38個計劃團隊,團隊的類型具備多元性,包含將社會實踐導入課程,進而輔導地方產業的創生,整體的實踐版圖橫跨雲林縣12個鄉鎮。 鑒於師生走出校園執行計畫的歷程中,有許多成果、經驗值得傳遞交流,中心日前於9/12(四)辦理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IR期中會議,會議中邀請五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分享目前執行計畫的心得:從產業的角度切入,企業管理系的趙琪老師分享的是如何將大學課程導入社會實踐精神,帶領學生運用行銷管理的知識協助古坑的產業創造生機。文化資產維護系的王瀞苡老師則是從文化資源保存的問題意識出發,帶領學生以行腳般的方式親近鄉土與社區居民、培養觀察紀錄與文化紮根工作。 除了雲林台灣有許多族群文化急需被重視,創意生活設計系謝修璟老師即是指導學生赴三義鄉,協助盤點平埔族巴宰社區的文化符碼,轉譯成不同的設計,並透過街角博物館的規劃,將巴宰族的文化歷史真實的呈現與保存。 雲林是農業大縣面對農業4.0的時代,未來學院的吳晉東老師分享的是以學校研發能量和產業合作的地方創生,運用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和萃取技術,對內透過相關學程培育學生成為農業跨領域人才,對外透過產學合作,整合研發資源,強化雲林農業創新的能量。電子工程系的黃建盛老師,鑒於傳統鐘錶眼鏡業隨著時代變化而式微,急需提升競爭力的產業需求之下,從分析消費族群、加強視光人才的培育、規劃新的行銷推廣策略,力求突破現有的營運模式。數位媒體設計系的張文山老師則是從SDGs(永續發展目標)切入,運用服務設計的策略,針對地方生態環境特色,發展生態保育、生態體驗學習,以及循環經濟等課件的設計。 此次分享會期望提供一個交流的機會,讓不同的計畫團隊可以透過經驗交換,萌發一些新的觀點,並讓教師們遇到的問題、困難,得以被提出與重視,在未來持續保有創新的點子與熱情,讓地方變得更有活力。 ▲ 社會實踐社群-方國定副校長說明 ▲ 社會實踐社群-張文山老師分享 ▲ 社會實踐社群-謝修璟老師分享
2019
/
11
/
26
台中律師公會攜手雲科大科法所開設無形資產評價師碩士推廣學分班
台中律師公會與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自106年3月簽訂合作備忘錄時起,雙方即秉持互助、互惠的精神,開啟各式的合作模式。雙方不論是在學術研討或實務經驗的交流上,都有長足的進展。期間不僅共同舉辦各種學術講座,並且邀請律師指導科法所學生進行實務研習,讓彼此都獲得莫大的助益。 今年更有一個新的突破,在現任理事長黃幼蘭律師以及科法所袁義昕所長詳細且縝密的規劃下,雙方共同開設「初級無形資產評價師碩士學分班」,共有24名律師報名參加。 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於開訓典禮致詞時表示:「本人非常樂見台中律師公會與本校科法所能建立長遠、深且廣的交流,相信『無形資產評價師碩士學分班』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不論是在AI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趨勢下,所面臨的種種法律議題,本校均能提供優良的師資與課程,讓律師以及所有法律相關從業人士及早因應、及早準備。讓雲科大與大家一同面對未來各樣新興領域的新挑戰!」 台中律師公會黃幼蘭理事長則表示:「無形資產牽涉的面向非常廣泛,不論是企業併購、出資、授權,甚至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的計算等,都需要專業的評價人員。律師同道若能具備相關背景知識,對於評價報告以及法院之判斷,都能有更專業的評析,這確實是執行律師業務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 雲科大科法所袁義昕所長則說明開設此課程的理念:「無形資產目前是企業最核心、最有價值的部分,然而無形資產如何運用、評價,往往成為實務上最艱難的議題。有鑑於此,產業創新條例第12條即要求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於優化智慧財產流通運用時,應由依法具有無形資產評價資格者進行評價。基此,經濟部即開辦『無形資產評價師』專業證照,足見無形資產評價之重要性。律師身為第一線的法律從業人士,原本即具備充足的專業法律素養,若能藉由參與本所規劃之『無形資產評價師碩士學分班』課程,不僅能習得無形資產評價專業素養,更能進一步考取『無形資產評價師』專業證照。在執業生涯中,一定會有更多揮灑的空間!」 ▲ 雲科大科法所與臺中律師公會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會後合影 ▲ 雲科大科法所與臺中律師公會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 ▲ 透過產學合作備忘錄可為同學提供實習機會,增強產學鏈結 ▲ 臺中律師公會黃幼蘭理事長談無形資產相關知識與律師專業結合
2019
/
11
/
19
創業培育強!雲科大育成中心連續兩年榮獲經濟部績優創育機構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處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雲科大育成中心)已成為雲林縣在地產業培育最強推手,連續兩年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績優創育機構」獎項!此外,輔導企業齊力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亦獲得108年經濟部破殼而出獎之肯定!成績亮眼。 雲科大育成中心運用雲科大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科學及未來等五大學院充沛的研發能量,並召集超過30個政府機關、各工業區、在地企業社團、資策會、工研院等單位成立創新育成聯盟,深耕雲林在地。明年中心更將成為中區創育聯盟之主要窗口,提供企業最優質、多面向的服務資源,也會協助中區創育機構交流政府資源及資訊,廣泛鏈結共享彼此資源,促進在地創生外更嘗試鏈結國際。因而今年雲科大育成中心也從全台超過百家的育成中心中脫穎而出,受經濟部讚揚成為108年度績優創育機構評選6家得獎者之一! 中心輔導企業:齊力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齊力國際)也從全台企業中嶄露頭角,由經濟部評選為破殼而出企業,大力肯定其創新營運。齊力國際以母公司漢典食品為強大後盾,自創「螺情」品牌,漢典食品總經理暨齊力國際董事長鍾紀銘22年來以「冷凍食品的藝術家」自許,除於亞洲各地成立門市外,今年更前進英國設置食品加工廠並開設《Buy & Bite》餐飲店,成功讓世界認識及品嘗臺灣頂級美味的料理。 洪肇嘉產學長表示,雲科大育成中心深耕雲林已達21年,目前以Yuntech產學研大樓為在地創育基地,更與各創育夥伴合作規劃各項通路與資源共享,拓展雲科大的在地創生育成生態系統,期能為中部地區的創業生態圈注入源源不絕的泉源,期盼更多創業家一同加入「雲科幫」,共同活化在地經濟發展。 ▲ 雲科大育成中心連續兩年榮獲績優創育機構獎 ▲ 雲科大育成中心團隊與培育企業 ▲ 雲科大進駐企業:齊力國際榮獲經濟部破殼而出獎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頒獎予雲科大洪肇嘉產學長 ▲ 齊力國際行銷有限公司領獎
2019
/
11
/
18
「2019國立雲林科技大學USR成果展」11/20登場
「2019國立雲林科技大學USR成果展」於108年11月20日至11月25日雲科大設計三館一樓大廳展出,展期共有5天,歡迎關心社區發展的民眾及師生來參觀。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鼓勵全國大專院校進入社區,藉由校園與在地社區的連結及合作,擦亮在地生活之價值,並激發大學生的熱情,增進專業能力在地方課題上的實踐。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與在地社區攜手共創,始於1990年代前半,迄今依然持續不懈,共同努力解決在文化傳承斷層與地方產業式微等危機。 近兩年獲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USR計畫支持,十多位教授投身其中,將在11月20日校內盛大舉辦USR計畫成果展,包括林崇熙教授帶領的「雲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USR計畫」、黃世輝教授帶領的「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部落USR計畫」,以及雲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所協力的多個計畫。 成果展的重點一是雲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USR計畫的成效,雲科大協助桂林社區振興傳統竹筍和茶葉產業,推出「黃金山魷魚」和「桂林女茶」品牌;並舉辦植物染織、在地花藝創作、自然農法、里山教育、特色餐飲開發等研習活動,開創適合年輕人返鄉就業的「職人學院」、「里山生活實踐學校」及「桂林良食餐盒」等新型態產業。此外,亦推動水資源檢測、生態調查、文化青年培訓、樂齡無憂學堂、新住民融入社區等環境面與社會面的基礎工作,在社區端確實改善社區經濟、提升社區活力,建立居民的文化自信;在大學端則提供創新的教學模式,解決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問題。會場設置有茶席、黑白書法、削竹筷、植物染筷子袋鈎織等DIY活動,可親身體驗桂林社區特色。 成果展的重點二是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部落,由雲科大師生與來吉鄒族人長期合作,在尊重部落自立、自信、自主管理能力等的前提下,展開來吉里山文資學校經營、虛實博物館設計、設計共創培力營、里山實踐方案等四大主題工作。具體內容包括來吉揉皮工藝調查與策展、美惠咖啡與舞娘服飾等的品牌與包裝設計、描繪洪水的「鄒族來吉傳說」繪本、描繪來吉植物民俗的「在來吉生活」繪本、「走走來吉」和「來吉保衛戰」的桌遊設計、來吉知識解說的APP與網頁、來吉文物館的更新、植物調查工作營、來吉與日本三島町社造交流···等。山豬的部落來吉,在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等里山的各面向都值得大學浸潤其中,深入研究與相互學習。 除了桂林村與來吉部落之外,本次也展示了雲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作為協助與媒介師生進入社區、彙整社區資源與課題與行動等的平台。 ▲ 雲科大與桂林社區、來吉部落成果展大合照 ▲ 淺山桂林計畫劉雯瑜老師開場致詞 ▲ 開場表演-來吉與淺山大合唱 ▲ 雲科大圖書館館長與來吉社區合作夥伴合影 ▲ 蘇秀婷老師導覽介紹
2019
/
11
/
14
雲科大圖書館「EBSCO搜尋比賽_不塑也行」
雲科大圖書館辦理108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EBSCO搜尋比賽_不塑也行」之活動,對象是雲科大在學學生或在職教職員工生。 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提出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我們希望能在本世紀結束前,將全球暖化的升溫程度控制在 1.5℃以下,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在 2030年前減少 45%。而我國環保署於2006年率先提出開發中國家第一個「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並在2015年6月1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5年7月1日總統令公布施行,自此臺灣正式邁入減碳新時代,明定我國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 EBSCO公司為符合世界潮流,本學期推出「不塑也行」的有獎徵答活動,3大主題分別為「不塑生活」、「極端氣候」、「循環經濟」,希望在善盡企業責任之餘,也能為國家政策貢獻心力。 活動網址點此
2019
/
11
/
14
雲科大「2019年臺灣國際化災FRO級_國際班訓練」
雲科大於108年11月4日至11月8日,協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管理局,辦理第3屆「2019年台灣國際化災FRO(First ResponderOperations)級 _國際班訓練」之活動,共邀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3國22位學員。 11月4日於雲科大開訓典禮,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管理局(化學局) 陳淑玲副局長及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等人出席,與會歡迎東南亞國家數國之政府單位、大專院校人士來臺參與訓練,持續推動我國發展化災國際培訓課程。由雲科大協助規劃與執行,培訓課程豐富,包含化災基礎通識、應變處理原則、臺灣化災應變體系與化學品管理策略、個人防護、圍堵控制方式、化災應變訓練模組等多元化課程,由「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國內化災應變專業講師共同參與授課,除提供豐富化災應變技術與經驗,更展現臺灣於化災緊急應變多年努力之成果。 化學局陳淑玲副局長表示,臺灣環保署於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預防及緊急應變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有不錯的基礎,今年度化學局針對毒性化學物質管理策略推動與法制修訂,需要許多專業團隊來共同努力,像本次活動辦理單位雲科大即是化學局長期合作夥伴。 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則表達感謝化學局長期支持與肯定,持續委託該校洪肇嘉教授的團隊執行辦理國際型訓練活動與持續毒化災防救計畫,也勉勵學員可利用此次培訓空檔時間與該校進行相關學術研究交流與互相學習,期希本次活動能建立未來交流的平台。 11月8日於化學局結訓典禮,由化學局謝燕儒局長主持,雲科大洪肇嘉產學長等人出席觀禮及致賀恭喜全體學員順利完成課程並通過考核。不僅讓學員了解及學習到化災技術與台灣的經驗,更建立起與化學局與雲科大交流之平臺。 化學局謝燕儒局長於典禮中表示,環保署自2017年迄今辦理國際化災培訓活動,共邀約越南、菲律賓、印度、印尼、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6國,培育了89名化災應變種子。而臺灣目前推動化學品安全管理政策,整合各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與團體的資源與力量,今年度針對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有重大策略推動,由於臺灣在化災緊急應變多年的努力已達國際水平,未來將搭配中部、南部毒化災訓練場興建工程的完工,發展多元、專業的國內外應變人員培訓課程,推廣臺灣化災應變技術至發展中的東南亞各國。 雲科大洪肇嘉產學長在會中表示,今年雲科大辦理國際班與育成班活動皆圓滿完成,謝謝團隊付出心力,也感謝化學局對於雲科大的支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與東南亞國家之政府應變單位與學術單位互相交流,開拓及維持各友好國家化災技術之交流管道,未來仍會持續努力協助化學局推展各種國際培訓活動。 ▲ 開訓合影 ▲ 化學局陳淑玲副局長頒贈訓練用品 ▲ 化學局陳淑玲副局長致詞 ▲ 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致詞 ▲ 結訓典禮團體合照 ▲ 環保署化學局謝燕儒局長結訓致詞 ▲ 雲科大洪肇嘉產學長為學員頒發證書 ▲ 化學局謝燕儒局長會後與學員茶敘交流 ▲ 雲科大產學處洪肇嘉處長勉勵學員
2019
/
11
/
13
雲科大「USR活動:台南濱海地區-環境生態與文化走讀」
雲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承接高教深耕計畫大學社會責任之任務,於2019年11月1日舉辦「USR活動:台南濱海地區-環境生態與文化走讀」之參訪活動,藉由見學活動讓本校師生認識成大濱海USR,執行三股社區的計畫內容,與當地社區、產業人士接觸,培養師生對於大學社會責任的關心、計畫推動方式、如何與社區、產業人士的溝通與合作等學習目標。
2019
/
11
/
06
雲科大與嘉義地方文化館之教學成果發表會
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與嘉義地方文化館,於2019年11月4日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行之成果發表會,由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張世杰主任、國家廣播文物館郭榮哲資深專員與梅嶺藝術館黃岳彬先生共同見證同學們的成果與展出,並進行交流與指導,讓課程計劃更落實與圓滿成功。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許有仁局長表示,產、官、學三方跨域連結,以嘉義縣地方文化館設作為學生學習與實做的對象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年輕人的作品顯現出創意是沒有邊界的。 文化資產維護系楊凱成主任及設計學院的陳譽云老師表示,文化資產實作課程的教學目的,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及國家廣播文物館進行考察,並以地方文化館之特色與歷史,提出創意發想及活動建議,直接與社會需求接軌,從中發展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次舉辦成果發表會之活動,廣邀嘉義縣文觀局下各個地方文化館,來給學生作品提供建議及最直接的震撼教育。 ▲ (成果發表會大合照) ▲ (學生發表) ▲ (來賓為同學提案評分)
2019
/
11
/
06
雲科智慧生活競賽 學生創意實踐所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培養學生創新思考模式,鼓勵發揮創意,實踐所學,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將創意落實為具體可執行的成果,以智慧生活為主題,辦理2019雲科智慧生活創新應用競賽,計有工程學院、設計學院、管理學院及未來學院等4個學院學生參賽。 翁萬德研發長說明今年賽事的盛況,參賽作品皆具有高度創意性及商品化的價值,本競賽分為初賽及決賽2階段,遴選出水牛仔等20組團隊參加10月31日的決賽。主辦單位邀請6位產業專家及學研教授擔任評審,評分標準依設計、技術、創意、商品化等面向計分,共選出11組獲獎團隊,頒發獎金及禮券為獎勵。 評審團大奬獎金10,000元及禮券10,000元,獲獎團隊為童心協力(指導老師:創設系張永昌老師、張岑瑤老師,團隊成員:創設系許瀞分、洪孟瑋、劉彥沛、李畇寬),該作品以回顧童年時期的彈珠台、蹺蹺板為意象,設計出主體為蹺蹺板及迷宮組合而成的進階版平衡遊樂器材,利用平衡原理操控此遊具,使中心迷宮中的彈珠成功進洞,除了可以訓練兒童的平衡感,也是一項適合4-6歲孩童的益智遊樂器材。最佳技術獎獲獎團隊為E化健康資訊與系統實驗室(指導老師:資工系王文楓老師,團隊成員:資工系葉庶均、蕭詠田),最佳設計獎獲獎團隊為 COMMUNITAS(指導老師:工設系翁註重老師,團隊成員:工設系何坤霖、簡勻貞、陳昕緯),最佳商品化獎獲獎團隊為 hsipl_2(指導老師:資工系陳士煜老師,團隊成員:資工系王津澤、邱明豐、鄭友智),最佳創意獎獲獎團隊為虹茶(指導老師:工設系蔡登傳老師,團隊成員:工設系蔡宗宸、創設系賴翊庭),最佳人氣獎獲獎團隊為賢哥專題(指導老師:資工系朱宗賢老師,團隊成員:資工系周雋倫、張晉瑋、葉昕濠、詹竣亦),上述5個獎項各獲得5,000元獎金及5,000元禮券。5組佳作團隊為 hsipl_1(指導老師:資工系陳士煜老師,團隊成員:資工系歐承學、許寓鈞)、ES FAN (指導老師:工設系李傳房老師,團隊成員:工設系楊傑昇、葉耘辰)、我有好多腳(指導老師:工管系鄭博文老師、前瞻學士學位學程藍春琪老師,團隊成員:企管系張庭瑄、吳嘉盈、程舒婷、機械梁方虹)、賢哥專題(指導老師:資工系朱宗賢老師,團隊成員:資工系周雋倫、張晉瑋、葉昕濠、詹竣亦)、UNI-MONO(指導老師:通識教育中心張瓊月老師,團隊成員:電子所賴冠伯、林勃辰、工設系田昕善 ),各獲得5,000元禮券。 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表示,透過競賽可以激發學子的創新思維,參賽者可以盡情發揮,以腦力、技術、團隊合作、創造力的組合,學習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的作品,也可增進學生相互交流學習,激盪出創新的火花。學校很重視學生創意的實踐,2015年迄今已辦理4次的 Maker 競賽,今年特別安排在產學研大樓提供作品展示空間來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並開放校內師生參觀,參與票選最佳人氣獎,擴散本競賽的效應。 ▲ (獲獎團隊大合照) ▲ (蘇純繒副校長到場勉勵同學) ▲ (評審評分) ▲ (評審評分) ▲ (蘇純繒副校長與評審團大獎獲獎團隊童心協力合影)
2019
/
11
/
04
雲林科技大學 第6屆愛無礙圓夢計畫「『竹』夢踏實-洪彥竹個人作品展」
「我是從一顆叫做亞斯的星星來的人,我從小就喜歡各種機具汽車,所以不管老師在講台上教什麼數學英文國文,我的課本作業本考試卷上都是畫滿了各式各樣我想像的車子。我的情緒也很真實。所以當我不能接受的事物,我無法為了規避責罵而假裝接受,我會抗爭到底,我也常專注在自己的世界,常能發展出特殊能力,但卻不太容易理解地球人肢體、表情、語言之後的涵義,比如為何有人可以面帶微笑,卻說出很可怕的話(你再不交作業就試試看…)?! 當然我也很努力想認識朋友,這樣才可以跟人分享生活,所以我上過一些地球社交課程,甚至是戀愛課程,但是我還是很怕說錯話,引起誤會,因此會變得面無表情或躲在角落,希望你們不要覺得我是故意耍酷或排斥你們。如果你們願意認識我,也會發現我是很聰明,還有一點小幽默感,甚至比一些地球人更可愛~」彥竹如此說。 或許不像一般人來的能言善道,但沉醉在自我世界裡的彥竹,心思總是細密與獨特,有異於常人的優點與才能,著實讓人刮目相看。而在原生家庭的細心照料與陪伴下,使彥竹能發揮所長,揮灑對藝術創作的熱情,一件件藝術作品都是彥竹的突破與進步。此次圓夢計畫,在彥竹生命故事中,將幼時繪畫手稿、模型作品與動力車體驗等活動中,透過創意設計思維,將創新作品發揮淋漓盡致,一筆一畫都描繪出其細膩的美麗心世界!讓我們一同進入創意生活設計系洪彥竹同學的「『竹』夢踏實」生命畫布裡,感受其風馳電掣的藝術快感饗宴吧!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資源教室於10月28日中午12時10分舉辦第6屆愛無礙圓夢計畫「『竹』夢踏實-洪彥竹個人作品展」開幕茶會,活動展覽期間從10月28日起至11月1日,連續五天展出繪畫手稿作品、模型作品、動力車體驗活動與生命故事展等,活動地點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一樓廣場,歡迎大家前來欣賞,期待一起用愛相挺,為礙打氣! 校園中陪伴身心障礙生成長的資源教室,發現身心障礙生心裡其實藏著許多夢想,或許不盡成熟、礙於資源不足、自身狀況或環境因素等無法付諸實行,但這些夢想絕對熱情純粹!因此資源教室推動「愛無礙圓夢計畫」活動,協助身心障礙生從自身角度出發,自發性地勇敢圓夢。自103年起迄今為第6屆身心障礙生圓夢計畫活動,旨在提供身心障礙學生一個圓夢的機會與舞台,鼓勵與支持用行動來實踐夢想,真正學會為自己所關心的人事物付出心力與學習承擔責任。圓夢人從計畫訂定的準備開始,一步一腳印從做中學,透過計畫的執行,找到自身與社會的連結,發展自己觀察社會的視野,並看見自己也有影響社會的力量,鼓勵更多身心障礙生加入勇敢築夢行列,這也是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從校園出發,為建構身心障礙者友善環境而持續努力。 ▲ (洪彥竹同學生命故事分享) ▲ (洪啟誠家長分享) ▲ (動力車試乘體驗活動與解說) ▲ (出席第6屆愛無礙圓夢計畫「『竹』夢踏實-洪彥竹個人作品展」人員合影)
2019
/
11
/
01
雲林科技大學「高齡服務設計工作坊成果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所舉辦的(自10月25日至27日)高齡服務設計工作坊,由雲科大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創意生活設計系、品牌共感研究中心,邀請荷蘭飛利浦公司設計研究團隊,與學員們針對台灣高齡照護議題進行探討。 10月27日結業式,學員們分組展示包含主題海報、發想過程手稿、樂高情境模型、產品概念模型等內容,進行影片與口頭發表此活動課程所累積的成果。活動總指導張岑瑤副教授以及課程講師 Benjamin Lopez、Michael Heesemans 對於學員們的表現表示肯定,以及看見學員們對議題的切入與發展。「高齡服務設計工作坊成果展」自10月28日至30日於設計三館一樓大廳展出三天。 此次高齡服務設計工作坊,運用多項服務設計、設計思考工具,強調學員與講師間的互動、發想與討論。課程進行將學員分為六個小組,從服務設計的暖身活動開始,接著以高齡醫療議題為主軸,由兩位講師引導、拆解分析問題的架構,從顧客旅程建立服務藍圖,到使用樂高積木、角色扮演呈現服務流程,逐步建構並且修正完善所提出的高齡議題解決方案。也安排醫療場域的實地觀察,並邀請護理之家的年長者進行使用者訪談,分享長者們對於醫療照護的需求與體驗,給予學員的設計方案相關的意見回饋。 雲科大 X PHILIPS 工作坊,由飛利浦設計研究團隊成員帶來國際級的專案操作經驗,指導服務設計實務應用的技巧與交流,透過年輕世代的創意與觀點,發掘台灣高齡照護產業的問題與機會,培育具備服務設計思維與能力的人才。 ▲ (活動總指導張岑瑤副教授及課程講師Benjamin Lopez、 Michael Heesemans與工作坊學員於成果作品前合影) ▲ (學員與課程講師Benjamin討論專題內容) ▲ (學員利用樂高拍攝產品使用的服務體驗流程影片) ▲ (結業式當天由學員分組進行成果報告) ▲ (活動總指導張岑瑤副教授及工作坊講師針對成果發表內容給予學員意見)
2019
/
10
/
29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