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 Campus Safety and Health
特殊應變計畫(COVID-19)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應變計畫
鑒於COVID-19病毒感染引發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擴大,為維護本校教職員工及學生之健康與安全,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相關政令及防治措施,特訂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應變計畫」並成立防疫小組。進行防疫物資整備、全校人員及環境之管控、課程應變、停課管理、健康關懷及心理輔導、本校首頁成立防疫專區等多項防治措施,且初期與本校電子系與智慧醫療研究中心一同開發"Auto防疫檢測站"(全自動4台,半自動8台),並將機台放置於全校12棟大樓提供體溫量測使用。後獲教育部防疫經費補助及另籌措防疫經費,購置25台全自動"Auto防疫檢測站",並將機台放置於全校各棟大樓提供體溫量測使用。
疫情對本校的衝擊影響及因應作法
學生停課問題/國際生入境問題
為避免學生之相關受教權益影響,採「停課不停學方式」,由教務處統籌,協調教師進行遠距教學(同步與非同步)及線上授課,合計有1626門遠距課程。另訂定本校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安心就學措施,提供學生彈性修業學制。
人力不足
因檢疫問題、健康及心理關懷等需投入大量人力,由學務處負起橫向聯繫之責,全校各單位充分分工,協助各項防疫工作,人事室協助教職員工健康管理及關懷,總務處協助防疫物資等單位分工。
校務推展衝擊
因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之防疫對策及相關指引,造成人員無法出差、參展、招生及辦理大型活動等情形,部分校務被迫暫時中斷或停擺。若為校內辦理之活動,則延期辦理或改由線上方式辦理。
校務營運成本增加
因應疫情,全校設置25個防疫站,投入之人力及防疫物資成本大幅提升,經積極向教育部申請補助,自109年起已獲二階段約470萬元防疫經費補助,補足校務基金防疫經費;且部分活動或會議場所無法出租,減少租金收入,但本校藉此機會對空間場所進行維護整修,以利未來提供更好的活動場所。
工作場域安全與衛生
為確保本校教職員工生在實驗室、研究室、試驗場及實習工場等工作場所作業之安全與衛生,防止職業災害,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訂定「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安全衛生管理規章」,並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設置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與環境安全科技中心兩個安全衛生單位。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設委員19人,校長、工程學院院長、設計學院院長、總務長、研發長、環境與安全衛生系系主任、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系主任、主計室主任、人事室主任、衛生教育組組長、環境安全科技中心主任、安全衛生組組長、以及7位勞工代表為委員,勞工所占比例為36.84%。
勞動場所教職員工生之責任與義務
教育訓練
除訂定校園安全制度外,並進行教職員生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資訊安全相關教育訓練。
訂定每學期開學第2週星期三為新進及在職教職員工生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日,藉由宣導教育之推行,塑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文化,並增進教職員工生安全衛生概念與技能,有助於提升災害預防及應變能力。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針對各系所所屬實驗室,執行不定期進行巡檢,並要求受稽單位針對稽核結果進行改善,提升校園安全衛生績效,達到維護同仁、學生之安全、健康及污染預防工作。
年 | 教育訓練場次 | 參與人次 |
---|---|---|
2019 | 11 | 1,411 |
2020 | 6 | 943 |
2021 | 5 | 234 |
※ 2020-2021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影響,配合中央防疫指引,避免群聚感染風險,教育訓練場次減少,故參與人次數減少。2022年起將以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相互配合,加強落實校園安全衛生宣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