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Tech安全衛生政策

為確保本校教職員工生在實驗室、研究室、試驗場及實習工場等工作場所作業之安全與衛生,防止職業災害,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訂定「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安全衛生管理規章」,並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設置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與環境安全科技中心兩個安全衛生單位。

本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設委員21人,校長、總務長、學務長、研發長、工程學院院長、設計學院院長、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諮商輔導中心中心主任、環境安全科技中心中心主任、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系主任、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系主任、學務處衛生教育組組長、安全衛生組組長以及7位勞工代表為委員,勞工所占比例為33.33%。

本校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為配合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其相關規定修正且擴大適用範圍,將大部分「受僱勞工」納入適用職安法,爰修正守則,經2019年第3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報經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於2019年9月4日完成登錄,登錄編號B108006043。

藉由新進及在職教職員工生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推行,塑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文化,並增進教職員工生安全衛生概念與技能,有助於提升災害預防及應變能力。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針對各系所所屬實驗室,執行不定期巡檢,並要求受稽單位針對稽核結果進行改善,提升校園安全衛生績效,達到維護同仁、學生之安全、健康及污染預防工作。

33.33 %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勞工委員佔比
9
教職員生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1794 人次
參加教職員生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飲用水管理

本校飲用水水源為自來水、蓄水池、水塔,每年委託廠商定期清洗,且飲水機由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進行維護作業,每月定期委託承攬商進行維護保養作業。飲水機之水質檢驗委託行政院環保署認可之水質檢測公司,並每三個月採檢一次,每次檢驗台數為全校四分之一之飲水機數量,其檢測項目為「大腸桿菌群」,若檢驗不合格隨即紀錄並掛牌停用,通知維護廠商維護處理後復檢,合格後才可使用。本校2024年檢驗飲水機192台全數合格。

針對風險較高之餐飲類稽查

確保校園餐飲衛生安全與品質,建立餐飲衛生管理機制,藉由業者、學校以及教育部三方共同為教職員工生健康把關。

YunTech餐飲衛生管理機制

教職員健康保障

為建立教職員工健康生活型態、促進身心健康,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與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本校訂定「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員工健康保護及管理要點」,提供個人完善的健康資源、全面評估改善生理及社會心理工作環境。依法規規定實施員工定期健康檢查並提供費用補助,分析年度健檢結果趨勢,對於數值異常族群,安排個別醫療諮詢,並依健康需求調查結果辦理健康促進活動。

本校針對新進人員均要求需提供勞工健康檢查報告,並請現職員工需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近三年受檢人數如下表:

新進人員與定期健康檢查受檢人數
年份 新進人員 定期受檢人數
2022 228 183
2023 334 136
2024 303 141

※ 因業務移轉,相關資料經重編,2022與2023年人數數據已依調整後基準更新。

個人化醫療諮詢及營養諮詢

本校亦提供個人化醫療諮詢及營養諮詢服務、辦理健康講座、多喝水活動、安排健康篩檢服務。

健康講座

校園多喝水活動及愛滋防治宣導

衛生教育活動成果

CPR+AED證照
新生參與
1683
取得CPR+AED證照
1635
CPR+AED證照合格率
97.1 %
急救研習營
1 梯次
參與師生
18
取得急救員證
100
捐血活動
4 梯次
捐血救人加入師生
315
捐出鮮血
390
特約醫療院所
48
辦理活動場次
69
活動參與人次
13741

防制藥物濫用

近年我國各類新興毒品推陳出新,以各式管道與偽裝成飲品、糖果等包裝流入社會、校園,以及俗稱的「喪屍菸彈」因含有「依托咪酯」(etomidate),被有心人士摻進電子菸菸油當中,如同新興毒品般在網路上販售,毒害青年學子。為防制毒品危害,建構綿密緊實之校園反毒教育宣導網絡及有效的反毒宣教管道,本校結合服學課程,組織志工和學生社團投入反毒宣導工作行列。除利用校內各種集會活動宣教,並投入到鄰近社區鄉鎮中小學,以「大手牽小手」的哥哥姊姊角色帶領,設計親和活潑的宣教內容,進入班級宣導,使其自幼即了解毒品的危害與拒毒的技巧,也加強參與的志工或社團學生之反毒拒毒意識。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暫停各國中、小入班反毒宣教活動,調整改以籌組服學志工學生,拍攝校園生活反毒劇「遠離毒品、勇敢說不」與動畫角色扮演劇「二尖山反毒大作戰」反毒宣導微電影,送鄰近中、小學以為宣導教材,期使疫情期間反毒不中斷;目前新冠肺炎後疫情期間,遂即恢復地區中、小學「拒毒萌芽」入班反毒宣導活動,期將防制藥物濫用意識深耕校園,為學子營造清新健康的學習環境。

防制藥物濫用宣教活動
參與人次
2022 3,981
2023 4,832
2024 6,033

校園傳染病防治措施

為維護學生健康及受教、應考之權益,確保教育行政工作之順利推動,並避免疫情於校園內集體傳播而擴大,本校訂定「校園傳染病防治應變要點」將傳染病防治分級與提供相應措施,並設有應變小組,由校長擔任總指揮,副校長擔任召集人,主任秘書擔任副召集人及學務長擔任執行秘書,校內委員包括各學院院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學長、諮商輔導中心主任、主計室主任、人事室主任、環境安全科技中心主任,另聘請校外專業醫療委員,必要時由總指揮指定增列相關單位主管,召開會議協商對策,議決相關之防治政策。

109學年度~111學年度自新冠病毒疫情擴大之前期,本校修訂「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應變計畫」,設定任務分工,以及防治措施包含防疫物資整備、環境之管控、全校人員之管控,確保學校持續穩健運作,安然度過疫情。

呼吸道傳染病個案處理流程圖

2024年 0 登革熱案例

112學年度因應登革熱疫情升溫,為維護全校之健康安全,依據衛生福利部管制署「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指引」(2023年2月版)擬訂本校登革熱應變計畫。避免登革熱在校園內發生、傳染及蔓延,加強校園環境管理及落實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以維護教職員工生之健康。

推行校園生命教育輔導活動

生命教育探索生命的根本課題,包括人生目的與意義的探尋、美好價值的思辨與追求、自我的認識與提升、靈性的覺察與人格的統整,藉此引領學生在生命實踐上知行合一,追求幸福人生與至善境界,其實施乃全人教育理念得以落實之關鍵。為了達到全人教育與終身學習的生命教育目的,本校辦理多元之發展性輔導活動,並邀請個案及高關懷學生進入個別諮商或參與團體工作坊及好好生活等活動,以強化生命韌性及人際支持網絡,點燃師生們的樂觀生命力及正向生活態度,促進幸福感。

因近年來大學生身心健康議題漸受重視,本校持續執行心理健康促進計畫,擴展校園生命教育網絡,由諮商輔導中心連結通識中心、學務處、國際處等不同單位,以多元層面契入,持續落實包含「情感教育」、「心理健康」、「人際陪伴」、「自殺防治守門人培訓」等方向,使校園教職員工具備關懷知能,提升師生全人發展素養與關懷精神。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培訓計畫
年份 計畫名稱 活動人次
2022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 6,782
2023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 9,749
2024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 12,129

建置「療心園」休憩空間

諮商輔導中心本於「與自然建立好關係,向生命學習」之教育精神,將原先荒涼閒置的校園一隅,規劃成「療心園」療癒空間,並提供三項生命教育自助體驗活動。藉由營造人與自然之互動環境,培養學子建立人與自我、與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係,進而產生歸屬感、強化內在因應力,逐漸發展成自我肯定與自我統整的人

心理諮商與輔導

建立校內心理衛生教育推廣及諮商輔導體制

諮商輔導中心之服務宗旨在提供心理衛生服務,維護與增進學生與教職員心理健康,並協助學生了解自我,解決生活、學習與生涯發展等議題所引起之心理困擾,期能發揮個人潛能,追求自我實現。

設立e化個別諮商輔導服務系統

YunTech提供全時e化的個案管理與心理諮商預約服務。本校教職員工生可透過網路預約系統,在任何時刻、任何地方皆可預約諮商輔導、諮詢及查詢輔導相關資訊。

110學年度至112學年度個別諮商輔導服務人數與人次
學年度 個別諮商人數 個別諮商人次
110 494 3,583
111 528 3,599
112 559 3,717

高關懷學生篩檢機制-「心情檢測計」活動

為建立高關懷個案之協助制度,實施高關懷群篩檢工作-「心情檢測計」,每學年學期初於新生入學後、大三生則於下學期開始約一至兩個月內由專兼任心理師及實習心理師以班級座談方式逐班實施,在徵得當事人知後同意權之前提下施測,以篩檢出需要後續關懷輔導之個案,再由各院心理師透過電話聯繫進行關懷,邀請個案進入個別諮商或參加團體輔導、工作坊等活動;而班級座談之進行除了心理測驗施測外,亦搭配解測進行心理衛生教育,以協助學生心理成長。

110至112學年度「心情檢測計」活動辦理場次及受測人次
學年度 辦理場次 受測人次
110 88 3,458
111 86 3,374
112 84 3,645

建立教師輔導社群,強化教師輔導知能

諮商輔導中心為了強化教師輔導知能,號召建立起全校跨院系的輔導教師知能社群,激發教師輔導熱情與能量,同時建立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之合作機制,共同協助學生學習與生活適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109及110學年度有「人際」、「情感」與「生涯」輔導議題之社群,由主持之教師主動規劃各類教師增能活動。諮商中心亦創設校園暖心地圖,以及志願輔導老師,動員有意願關懷學生的教職員工,提供學生初步的關懷輔導服務,並為參與教師定期辦理分享座談,強化教師輔導知能。教師輔導社群因學校整體政策調整,111學年度起,已轉型由教學卓越中心統籌辦理,目前諮商輔導中心持續透過推動暖心家族,以及志願輔導老師制度強化教師輔導知能。

110學年度至112學年度場次與人次
學年度 場次 人次
110 10 770
111 3 55
112 3 60

辦理生涯主題與專業知能系列活動

根據近三年諮商輔導服務來談問題統計分析結果,「人際關係」、「自我了解」及「身心健康」為本校學生的常見議題。因「自我了解」內涵涉及自我價值、探尋生命意義、自我認同感等,觀察本校學生在自我概念向度以「自我肯定與自信」、「自我概念與認同」困擾為主,大學生常出現自我認識的模糊、不確定自身興趣及特長、職涯及生涯抉擇困難、自信心不足等現象。而身心健康中的「情緒困擾」、「壓力因應與調適」則為本校學生身心健康困擾的主要內涵,學生日常的壓力源與心理素質(包括認知/情意/行動功能等等)經常交互影響其生涯發展,因此推行校園生涯/職涯輔導時,除了強化專業技能外,培育心理因應能力亦不容忽視。

故諮商輔導中心過去透過申請青發署職涯計畫與校內系所共同合作,舉辦講座、體驗性工作坊等多元類型活動,為本校學生進行生涯、職涯輔導之銜接,提供系統性合作與服務,培養學生能覺察自身能力、興趣,強化生涯自我效能感,使能順利生涯定向與發展。112年度起調整活動辦理方向,除了持續關注自我概念、身心狀態與生涯的交集外,也邀請具備業界職場經驗的講師,傳授職場生態的生存與應對策略,協助學生提升內外在軟實力。

110至112學年度「生涯輔導類」活動辦理情形
學年度 計畫名稱 活動參與人次 參與者認為對自身職涯發展有幫助百分比 活動滿意度
110 110學年度青發署植計畫-拓展「心」世界生涯不受限 3,912 97.5% 98.5%
111 111年度高教深耕學涯輔導計畫 1,780 99.4% 99.4%
112 112學年度高教深耕學涯輔導計畫 2,836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