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校園環境永續政策
自 1992 年於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高峰會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以來,為抑制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巨大衝擊,近三十年國際間因應氣候變遷相關方案蓬勃發展,各國紛紛積極研擬及宣告減量目標,其中淨零排放與碳中和即為 2021 年全球最受矚目的關鍵議題。為因應氣候變遷所面臨的挑戰,對外宣示我國願意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溫管法)於2015年6月15日三讀通過,宣告臺灣進入溫室氣體減量的新紀元。
配合國家整體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發展,達成節能減碳之永續發展目標,教育部規劃完成「永續校園推廣計畫」,整合省能環保健康之校園環境應用技術,提供未來國內永續校園規範依據。本校期望能藉由溫室氣體盤查減量、校園節能技術、環境教育、講習宣導及資訊系統管理分析能力,並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及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管理系統等,提供完整校園溫室氣體盤查減量管理機制並落實於教育面,建立溫室氣體減量理念深植於校園環境教育進而推廣於社會,為地球溫室氣體減量工作貢獻一份心力。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本校於2021年4月28日至7月7日進行10場輔導及訓練,於2021年10月18日通過驗證。
大學校園與城市發展有著緊密的互動關係,會帶動並改變周圍的環境,和當地人口、社會文化等產生聯繫,推行校園開放使得校園社區是必然發展趨勢,並擔負著社會教育的責任及城市基礎設施的職責,本校現正積極持續朝永續綠色大學之願景目標發展,融入永續、淨零等概念,透過高科技與綠建築的導入,提升節能的效果,建構綠色低碳校園、安全健康校園、友善優美校園及智慧創意的綠色、永續、陽光大學校園環境,朝向打造「綠色低碳友善優美校園」。近年連續三年獲內政部建研所補助,並結合學校自籌經費,針對「節能減碳、安全監控、智慧交通、健康舒適」等四個面向進行全面功能整合,以形成智慧化管理,並兼顧節能、舒適、便利及安全的優質校園環境,建設雲科大成為節水、節電、綠能、低碳及智慧之典範學校。
能源管理
為響應政府再生能源計畫,打造綠色節能低碳環境,YunTech全面建構永續綠色環保潔綠校園,積極改善節能設施設備,建置完善的校園電力監控與節能管理系統,且利用校舍閒置屋頂空間,與民間合作共同推動節能事業,有效活化學校資產且對頂樓具有隔熱降溫效果,將校內北校區屋頂平台出租供廠商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第一期設置容量為達495.88kWp,第二期設置容量為698.27kWp,合計總裝置容量達1,194.15kWp,校舍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可有效利用屋頂閒置空間,並有固定收益,且對頂樓具有隔熱降溫效果,可減少屋內空調用電,節約能源與電費支出,以邁向能源安全、綠色經濟及環境永續等願景。
2021年本校總用電量為16,559,024度(含太陽能發電自用),透過智慧雲端管理系統及時監控全校用電狀況,與去年比較下降910,468度,節電率為5.21%。
年 | 電度電量(度) | 與上一期比較 | EUI值 | |
---|---|---|---|---|
節電量 | 節電比率 | |||
2019 | 17,386,900 | 672,200 | 3.72 | 60.52 |
2020 | 17,469,492 | -82,592 | -0.48 | 60.81 |
2021 | 17,486,916 | 910,468 | 5.21 | 57.00 |
※ EUI值(建築耗電強度,Energy Use Intensity),也就是每年每平方公尺的耗能量,實際耗能EUI是以台電電費單取得年耗能量除以建築物樓地板面積。
※ 2020年綜合教學大樓啟用,故該年度用電量大幅增加,導致節電量呈現負成長。
智慧校園
為達成永續、創新的智慧校園,提出智慧校園計畫以提升全校師生日常生活安全、建構高品質學習/研究環境為根本,擬藉由建構「能資源管理系統」、「安全監視系統」、「健康舒適管理系統」、「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四大系統,達成節能減碳、舒適便利、永續經營的校園,此計畫分四年逐步建立完成(2016年至2019年),2021年並依需求與機能調整,以期更貼近本校使用。
教室課程智慧節能
隨課供電智慧節電系統(一般教室):計畫已於2019年建置完成,一般教室冷氣隨課供電智慧節電系統,依照節電與各棟建築物配電現況,結合教室電源管理系統,利用課表排程控制教室電源,累計完成167間教室冷氣隨課供電,其中28間包含教室照明、風扇用電隨課供電。2021年則針對系統軟體穩定度進行維繫改善。
小型冷氣智能管控
小型冷氣節能管理控制(非教室區):計畫已於2019年建置完成:小型冷氣排程、卸載1,534台,可依照日常運轉排程、外氣溫度、契約容量卸載需求進行節能管理監控, 2021年則針對時間排程、輪循卸載方面系統軟體穩定度進行維繫改善。
校園電力
智慧化負載管理,完成全校31處變電站,高壓側電表連線工程,可監測校區各分區即時用電量,並依照台電契約容量進行負載管理,抑制電費支出、節能省碳,未來逐步擴大校園用電設備電力智慧監控容量,作為卸載調控資源,削峰填谷,提高設備利用率避免閒置與過量設備,並依照各科系、建築物用電情形,掌握數據、制定個別省電計畫。
YunTech通過能源資源的管理及相關節能措施之實行,於2021年全校能源耗用量為67,801千兆焦耳(GJ),減少4.11%能源耗用量。
年 | 初級能源 | 次級能源 | 再生能源 | 外售能源 | 能源總耗用量(GJ) | ||||
---|---|---|---|---|---|---|---|---|---|
耗用量(GJ) | 比率 | 耗用量(GJ) | 比率 | 耗用量(GJ) | 比率 | 耗用量(GJ) | 比率 | ||
2019 | 6,822.31 | 9.59 | 61,924.82 | 87.01 | 668.02 | 0.94 | -1,757.95 | 2.47 | 67,657.20 |
2020 | 6,442.48 | 9.04 | 59,549.76 | 83.53 | 3,340.41 | 4.6 | -1,961.57 | 2.75 | 67,371.08 |
2021 | 6,782.05 | 9.46 | 59,612.49 | 83.15 | 3,340.41 | 4.66 | -1,961.57 | 2.74 | 67,773.37 |
※ 初級能源:汽油、柴油、天然氣/次級能源:電/再生能源及外售能源:太陽能
※ 汽油計算方式(J):公升總數(L)*7,800(kcal/L)*4186(J)
※ 柴油計算方式(J):公升總數(L)*8,400(kcal/L)*4186(J)
※ 天然氣計算方式(J):立方公尺(m3)*9,000(kcal/L)*4186(J)
※ 電:1度=3,600,000焦耳(J)
※ 熱值來源:能源科技策略小組-能源產品熱值表
水資源管理
YunTech所處縣市雲林有集集攔河堰年供水量達19.36億噸,在民生用水方面,湖山水庫儲水量達5,347萬噸,用水來源無虞,本校校園範圍非屬具水資源壓力的地區。近年在極端氣候變化之下,本校具有水資源系統,落實校園節約用水、放流水質控制及回收水之使用,並加強廢水處理之管理。針對校內自來水用水,購買省水標章之省水器材、加強日常管線檢查與維護,致力於低流量的消耗。本校於建校之初即規劃雨污水分流收集管線系統,並有一座污水處理廠,為全臺第一所實施中水回收再利用之校園,校園生活污水經處理後可二次使用,另本校在多棟建築物屋頂配備雨水收集器,如:產學大樓、綜合教學大樓、工程五館、工程六館、管理三館等,雨水經過簡單淨化後用作沖廁和園藝用水,每年可節水約11,100公噸,除可大幅節省水費,還能同時降低水和廢水處理成本以降低能源費用。
檢測日期 | COD(mg/L) | BOD(mg/L) | SS(mg/L) | 檢測結果 |
---|---|---|---|---|
20190603 | 28.7 | 12.3 | 8.0 | 合乎標準 |
20191204 | 32.8 | 14.8 | 10.2 | 合乎標準 |
20200611 | 31.7 | 13.4 | 7.6 | 合乎標準 |
20201209 | 35.7 | 12.1 | 7.4 | 合乎標準 |
20210611 | 30.5 | 10.2 | 9.1 | 合乎標準 |
20211214 | 27.2 | 9.8 | 8.8 | 合乎標準 |
※ 放流水標準 COD < 100mg / L、BOD < 30mg / L、SS < 30mg / L
廢棄物管理
本校廢棄物主要分為一般事業廢棄物(生活垃圾)跟事業廢棄物(實驗室),均依規定妥善分類、儲存及清除,避免有污染環境或造成師生危險等情事發生。一般廢棄物部分,依照行政院環保署「垃圾強制分類」政策,由委外清運車清運處理;實驗室產生之有害事業廢棄物(如有機液體廢棄物、無稽液體廢棄物、固體廢棄物等…),由各系所實驗室暫存,再由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集中委託合法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代為處理。
一般事業廢棄物種類 | 數量(公噸) |
---|---|
一般垃圾 | 393.55 |
廢紙類 | 14.285 |
廢鐵罐 | 1.710 |
廢鋁罐 | 0.302 |
其他金屬製品 | 5.372 |
廢寶特瓶 | 1.127 |
廢塑膠製品(廢寶特瓶除外) | 0.563 |
廢玻璃容器 | 9.859 |
廢家電 | 0.181 |
廢電腦 | 0.040 |
廢鋁箔包 | 0.302 |
廢紙容器 | 0.483 |
廢乾電池 | 0.040 |
廢日光燈管 | 0.040 |
總量 | 427.854 |
有害事業廢棄物種類 | 數量(公噸) |
---|---|
腐蝕性事業廢棄混和物 | 0.06 |
易燃性事業廢棄物混和物 | 0.39 |
含有毒重金屬且超過溶出標準之混和廢棄物 | 0.3 |
含有有機氯汙染物且超過溶出標準之混和廢棄物 | 0.245 |
有機化合物且超過溶出標準之混和廢棄物 | 0.3 |
廢液pH大(等)於12.5 | 0.3 |
廢液pH小(等)於2.0 | 0.41 |
廢油混和物 | 0.12 |
總量 | 2.125 |
垃圾回收與資源有效利用
為有效防止環境污染,推動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再利用之正確觀念及習慣,以提升環境品質,落實校園環保,本校訂定「垃圾減量與回收管理要點」、「毒性化學物質及有害廢棄物管理要點」,並採取垃圾不落地政策,加強垃圾分類與回收,並委由合格環保公司清除處理以確保妥善處理,本校2021年垃圾回收率34.30%,增加7.2%。
年 | 回收率 |
---|---|
2019 | 26.38% |
2020 | 27.10% |
2021 | 3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