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責任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社會實踐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生命教育
共好社會參與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校園安全
校園規劃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利害關係人問卷
最新消息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雲科大楊校長率領百名師生「淨」自己所能,加入守護海洋行
五條港漁港,位於雲林縣臺西海埔地,緊鄰臺西觀海亭、沿海溼地,是全國最大的文蛤、牡蠣的產地之一。長年海口養殖漁業、漁民與釣客興盛,屬地海風較大,海堤岸邊長久堆積如塑膠袋、漁網鐵線、鐵鋁罐、寶特瓶、玻璃瓶等垃圾,加上海洋無國界海的漂流物,其隨風沙、漲退潮汐而遺落在海堤岸旁,讓原本美麗的海景遭受破壞、當地海洋生態面臨垃圾污染的風險。雲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於112年5月27日(週六)主辦淨灘活動,由該校楊能舒校長帶領並號召來自國外、國內110餘名師生以身體力行方式參與社會實踐,清除約1,000公斤垃圾,盼共同延續潔淨海域,亦提升來自各地的師生環保意識知能、扎根環境教育素養外,同時也深植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的連結與永續資源的精神。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感謝師生透過淨灘行動關心在地環境,也特別感謝臺西鄉清潔隊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中部分署,協助海堤岸撿拾海洋廢棄物的垃圾清運及海域安全戒護等,齊力守護環境,讓沙灘重現昔日潔淨面貌。這次活動以「淨」我所能為主題,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並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知識、行為與態度兼重,一起為漁港及海洋環境永續做努力。 活動參與外籍生同學表示,之前從未參加過淨灘活動,當日頂著大熱天,老師、同學們揮灑汗水、彎下腰撿拾垃圾,最後分類送上清潔隊車清運,看著一袋又一袋的垃圾都是我們淨灘行動成果。心中也不禁思索,其實酒瓶、寶特瓶、漁網物品等都屬人為垃圾,因我們沒有注意而不小心而遺留在海域周遭,可能會被魚類或海龜等生物誤食或纏繞,造成生態的浩劫。這次活動的體驗,提醒我們未來造訪海邊,不只帶走自己的垃圾,也要順手撿起沙灘上的垃圾,相信海洋環境會更加美好。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帶領學生身體力行參與社會實踐 學生淨灘後進行垃圾分類 百餘名淨灘學生沿堤岸撿拾垃圾 海巡署士官長強化學生海域安全知能宣導
2023
/
05
/
30
雲科大獲首屆「TWBA 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銀獎
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呼應國際生物多樣性發展趨勢,鼓勵各界重視生物多樣性議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2023年起,舉辦首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評選活動,並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日與農委會林務局合辦「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盛大頒獎,表彰致力於促進生物多樣性,具備實績成果的公私部門。 雲科大以「無人飛行載具結合人工智慧於農耕地貌辨識與應用(AI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recognition)」,榮獲首屆「台灣生物多樣性」銀獎,是今年全國僅獲獎的兩所大學其中之一。 本方案研發以無人機設備結合智慧辨識技術,幫助農田現地生物資源調查,可分析有機友善農地栽種多樣作物形成之高異質性農耕地景,除了能探討野生動物之群聚及生態廊道效應,協助組織定義、評估以及管理自然相關風險,從而採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SDG 15),也能制定相應的商業活動、策略和財務規劃,幫助合宜增加土地利用率,運用科技輔助產業升級(SDG 8),減少組織及環境面臨的損失和影響,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永續發展。本方案研發團隊由雲科大陳靜茹助理教授(電機工程系所)師生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合作,該技術已取得俄羅斯、韓國多項發明獎的認證,本次「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其貢獻於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也再次受到肯定。 雲科大雖無農業相關科系,但是深耕整合AI/IoT發展智慧農業應用,本次獲獎證實雲科大對於永續發展議題的關心投入,以及對於跨域整合社會參與和科技研發的實力,長期與集結師生以及研發夥伴,共同推動自然環境永續工作。 多樣性農地AI辨識分析系統 無人機團隊 雲科大技術獲生物多樣性銀獎
2023
/
05
/
23
日本創新發明展 雲科大勇奪3金2銀
2023年第37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於112年5月18日至19日在日本東京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 (TIF)舉辦完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有5件作品參展,榮獲3面金牌2面銀牌。 3件金牌作品為工管系呂學毅老師(研究團隊:張乃元、林俊廷、李秉謙、倪錦修)研發的「整合流速、濁度、酸鹼值監測之智能型引流裝置-物聯網於醫療照護之應用」,此研發的智能型引流裝置結合了三種感測器與點滴架,目的是要遠端監控手術後的引流液體,透過我們自行設計的系統,可在網頁介面上顯示即時的引流液體數據,醫護人員可以不用時常跑到病房也能得知病人的引流狀況。 電子系王斯弘老師(研究團隊:資管系學生鐘家凱、陳建樺、徐育勝、謝環光、謝振揚)研發「智慧疏濬工程工地揚塵監控系統」,本作品於疏濬工程工地內使用監控攝影機錄影現場畫面,利用EdgeAI平台進行營建工地視訊串流的分析,一是辨識砂石車駛出工地時是否將防塵網蓋上;二是使用水流計計算出水流量,確認司機是否將車輛洗淨車輛,若上述二項發現有違規情況,系統將立即警告並自動紀錄,同時也提供即時監控網頁可隨時觀看現場情況,減少稽查人員的壓力也能確保工地能依法作業,還給大家一個乾淨空氣並達到ESG 企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電子系許明華老師(研究團隊:王斯弘老師、江權祐、唐琮瀚、陳萬清)研發的「AI防洪警報系統」,本技術使用PTZ攝影機掃描周邊水域及河流,經由Nvidia Jetson Xavier NX(嵌入式開發版)進行深度學習,利用AI語意切割計算水面與岩床面積,且同時連接到水利署獲取各水庫的實時狀態,若即將發生危險,立即以AI物件偵測巡邏周遭並警示民眾及通知水域相關人員,使用邊緣運算達到及時監控、避免人員傷亡與保護環境。 2件銀牌作品為創設系尤宏章老師(研究團隊:吳品潔老師、林詩涵、廖玟琪、賴莘雅)研發的「衣物內層印刷版型」,因快時尚導致服飾過度生產又隨意丟棄,服飾產業成為全球第二大污染源,在台灣每年服裝產業所丟棄的垃圾高達九千兩百萬公噸以上,我們期望透過此發明可以減緩衣物被丟棄的速度,使回收後的二手衣應有更大的用途。當衣服在出廠前於內層淺印上版型與縫紉流程,簡易的圖示步驟使人人都能輕鬆獨立製作,由此技術從而達到服飾產業的企業責任,並期許消費者能將衣服延長永續再利用。 電子系王斯弘(研究團隊:資管系學生張良旭、林家妤、謝苡晴、林諭嫺)研發的「基於路汙辨識之省水節能洗街車應用」,本技術AI洗街車將收集到的樣本利用AI去即時分割出道路上的辨識目標物,透過NVIDIA Jetson Xavier NX邊緣運算裝置等實現AI功能。由於台灣目前沒有AI洗街專利技術,未來不只是在清理街道泥濘揚塵得以更加方便,還能將此技術延伸到掃街車及其他應用在道路上是極具可能性的。可以將汙垢辨識的技術延伸到各種清潔方面的問題,例如冷氣濾網清潔、水塔清潔等,達成更有效且方便的方式來清理髒汙。 智慧疏濬工程工地揚塵監控系統示意圖 AI防洪警報系統-河域模擬實體模型 三位隨團同學現場合影
2023
/
05
/
22
雲科大2023紐約ADC&TDC設計競賽雙創亮眼佳績!
「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_ADC&TDC」是全球設計界知名大賽,也是全球廣告與設計界公認最具代表性的專業設計獎項,今年競賽成績於日前揭曉,雲科大設計學院學生作品在「Young Ones ADC」類別榮獲1銀獎及3優勝獎,並在「Young Ones TDC」類別當中一舉拿下「TDC Winner」的大好成績,更在「Young Ones Student Awards」全球大學排名榮獲〝全球第18名〞(蟬聯全國第一),耀眼國際為國爭光、可喜可賀! 首獲TDC WINNER的作品「新臺文」,是由視傳系陳芳如、林泰州、廖志忠、蔣世寶老師指導薛子儀、王亞筑與林璟妘三位同學共同的創作。為一款從鍵盤中誕生且具臺灣文化的文字,如同摩斯密碼為文字加密。臺灣人普遍使用注音作為中文的拼讀工具,打字時常因忘記切換中英輸入法而打錯成英數編碼,久了之後某些編碼卻能被辨讀。學生發現了此且為了宣揚注音文化,依循著注音的邏輯重新設計出一款新臺文文字系使注音有了全新的發展,讓全世界看見並了解臺灣所使用的鍵盤及文化。 榮獲銀獎的作品「CAMBIAR- 移動輪椅」和優勝作品「CAMBIAR-助行攀登」則是由工設系蔡登傳老師指導蔡鎔憶和丁珮玲等兩位同學共同的創作,獲得兩個獎項實屬難能可貴。此作品設計具有輪椅、助行、轉位的功能,產品的中空式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推進床內及椅子並利用椅背側開的方式,快速將身體轉位至床或椅子上比現有的輪椅更加安全便利,且左右能開合的自鎖系統設計讓使用者能自行操作,椅背造型可作為復健助行器的握把做使用,外型上兩件式骨架利用內部主骨架、外造型,讓產品更加美觀,椅背利用海綿包覆並且符合人體工學曲線,長時間坐著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同時,數媒系由劉景程和翁漢騰老師指導張喬絜、辛宥融和張筠培等3位同學的(REMAINS) 「餘跡」作品榮獲優勝獎。「餘跡」講述了兩位男孩追逐夢想,主角A及B在小學成為好朋友,他們喜歡飛機,但過於要好的兩人引起異樣目光。高中的他們遭遇霸凌,在飽含惡意的黑暗裡,主角們懷揣著各自的心思,在夢想與現實的分岔路前他們做出選擇。 創設系鄭月秀和張之怡老師所指導洪采麗、葉玟伶與張禎云3位同學的MOSSCOPE BUS STATION(公車站)作品榮獲優勝獎。(公車站)是一個方便市民轉乘的地方,更是一個環保節能的建築。這座苔蘚轉運站的建設,不僅讓這個舊公車站重獲新生,也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相信這樣的環保建築,能夠啟發更多人去關注環境保護,並且在城市中塑造更美好的未來。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表示,此次雲科以其卓越的教學特色再次獲得國際認可,是重要的里程碑,也展示「雲科設計」在全球設計領域中揚眉吐氣,肯定了雲科大設計學院在設計教育領域的優異表現,以及對學生才華的培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期待雲科設計在未來的設計領域中能繼續〝蓄能迸發〞於國際舞台發光發亮。 作品「CAMBIAR-_移動輪椅」 作品「新臺文」
2023
/
05
/
22
2023全球創新大學排名 雲科大名列世界創新大學
2023全球創新大學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for Innovation, WURI)於美國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大學揭曉,共有約50個國家、300個大學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全球創新大學中,排名第101-200。 WURI排名系統係由歐洲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之大學系統所創立,以創新性(Innovativeness)、實踐性(Implementability)以及影響力(Impact)作為評比標準,在世界各地的學界與業界皆享有高度聲譽;評比的創新類別包括:「產業應用(Industrial application)」、「創業精神(Entrepreneurial Spirit)」、「道德價值(Ethical Value)」、「學生流動性與開放性(Student Mobility and Openness)」、「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和「工業4.0 (Progress in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每個類別都依據上述評比標準進行評估。 雲科大在「產業應用」類別,總計超過500個參與評比的項目中,全球排名第34名。獲獎的「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深獲評審高度好評。該中心以產業實際需求為主軸,開發前瞻及實用的AI智慧辨識技術,專注於「智慧檢測」、「智慧醫療」、「智慧生活」等跨領域,成立迄今已開發近百項嶄新技術,九成技術均已實際應用於產業,輔導超過 300 家企業;產學金額從2018年統計至2022年8月止,已高達1億5仟萬元,開發的技術共衍生出三家新創公司,徹底解決產業痛點,具體協助產業技術研發轉型與科技發展。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係以「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為願景,核心概念為「產業對接」,不論教育或研發,皆以產業對接為思考的起點。雲科大冀望未來幾年,聚焦於發展對接產業需求的科技、培育產業需求的高階人才、提高國際知名度以吸引國際優秀師生,為產業提供優質的本土與國際人才。 資料來源:The WURI Ranking 2023網址 https://www.wuri.world/ ▲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榮獲產業應用類別全球34名
2023
/
05
/
22
學生實務專題競賽大放異彩 雲科大榮獲9項大獎
教育部主辦2023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於5月11日至12日於臺中國際展覽館進行決賽暨作品展示。本次競賽有1,362件作品報名,遴選出16類群147件參加決賽與成果展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入圍15件作品,楊能舒校長、李宏仁研發長在百忙中,親赴會場為同學加油打氣,該校榮獲1項第1名、3項第2名、3項第3名,以及2項佳作的好成績,並獲得12萬7仟元獎金。 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是技專校院學生畢業前重要的全國性指標競賽之一,學生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運用學校習得的專業知識和創意,作品日益獲得產業界的重視,並具備商品化的潛質。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楊能舒校長感謝學校老師除培養務實致用的人才外,亦帶領學生從事具產業競爭性的研究,期許學生在老師們的指導下,能研發出協助產業升級的技術,創造更多產學合作的機會,並繼續共同培育出優秀的技職人才。 榮獲管理群第1名為工管系傅家啟老師指導的「無顯影劑電腦斷層早期腦部缺血性中風電腦輔助診斷系統之介面開發與應用」之作品,團隊成員:李浩維、高晨暐、陳宜楹、黃鈺婷。該專題將實驗室開發偵測及辨識無顯影劑腦部電腦斷層的早期腦部缺血性病灶之深度學習模型結合圖形化使用者介面開發,設計使醫師能直接操作且易於檢視的介面,同時結合現場應用,將有誤的辨識結果請醫師重新標註,當數據達一定量時傳回模型重新進行訓練,持續精進模型精準度。 榮獲工業設計群第2名為工設系曾誰我老師所指導的「山難救援複合式擔架設計」之作品,團隊成員:蘇鈺元、柳雅萱。該專題擔架的整體結構以氣墊為主,易收納且能有效緩解移動時對傷患的些微撞擊,底部為可拆卸的鋁合金支撐架,可放置適應不同坡度、嚴峻的山難發生地形。 榮獲商品設計群第2名為創設系尤宏章老師及跨域整合設計學士學位學程吳品潔老師共同指導的「eggtion 友雞行動」之作品,團隊成員:陳姵吟、陳奕蓁、許以暄,友善養雞從校園出發,讓學生學習一場生命教育,雞蛋教育和傳遞友善養雞的思維,喚起大家在蛋荒和禽流感嚴重影響到原物料的同時,來認識雞蛋與母雞背後的價值,宗旨為有健康的雞,才有健康的蛋,最後打造出健康新生活。 榮獲動漫互動多媒體群第2名為數媒系陳思聰老師指導的「雀斑說」之作品,團隊成員:姚舒釩、康尹馨,該專題用了斑葉植物做為主要媒材,透過植物電流感測器來感應斑葉植物所傳達的訊號與電流,並將此電流資訊轉化為音樂,規劃出一套完整的體驗流程,讓觀者透過裝置與植物進行互動體驗,共同創造獨一無二的音樂,讓觀者以輕鬆、有趣、多變的方式來了解植物音樂。 電機群第3名為電機系洪崇文老師指導的「遠端自動化害蟲辨識」,團隊成員:廖政傑、蘇禹行。工業設計群第3名為工設系林姿瑩老師指導的「FORESTAXOR海岸造林無人載具系統之研究」,團隊成員:陳好羿、陳宇倫。商品設計群第3名為視傳系曹融老師、林加雯老師、趙飛帆老師、施文禮老師共同指導的「疊疊字 Stack Glyphs」,團隊成員:賴弈璇、唐德洋。電機群佳作為電機系洪崇文老師指導的「基於人工智慧類神經演算法之仿生皮膚」,團隊成員:朱晏廷、張恆恩。化工材料群佳作為化材系吳子和老師指導的「開發高性能雙金屬鋅錳尖晶石複合材料於水系鋅離子電池之應用」。 教育部技職司楊玉惠司長、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與獲獎師生合影 楊玉惠司長與各校長官到場為同學加油打氣 管理群第1名「無顯影劑電腦斷層早期腦部缺血性中風電腦輔助診斷系統之介面開發與應用」團隊 同學向評審簡介作品
2023
/
05
/
13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雲科大榮獲1金1銀1特別獎
「2023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112年4月26日~ 4月30日在CH-1218 Grand-Saconnex/Geneva –Switzerland (PalexpoHall 7展館)舉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榮獲1金1銀1特別獎。 🏆 金牌作品「一種新型以矽酸鉍改質的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及其具高光電轉化效率」 指導老師:化材系粘譽薰老師 研發團隊:方采茵 此作品以5% Bi2SiO5/TiO2奈米纖維改質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伏轉化效率為6.42%,證明使用奈米複合纖維較大之孔隙率與比表面積能使染料更有效地吸收,提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電荷收集效率,也明顯提高電流密度(Jsc),驗證Bi2SiO5 摻雜可以降低電荷複合、增強電子轉移。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不需要高照度太陽光,只需微弱光線就可以產生電力,具有供應小電力的特性,可作為環境監控、水質感測、居家安全等之電源。 🏆 銀牌且獲得泰國特別獎的作品「DIY電動手工具起子組收納盒創新設計」 指導老師:工設系張景旭老師 研發團隊:林祐安、羅順、施凱偉 起子組收納盒藉由創新的起子頭握取更換方式與兩件式組合配戴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手持電動工具快速更換起子頭,增進使用者手持式電動手工具時起子頭操作的便利性,提升工作效率,即使於高空作業等複雜的工作環境亦可輕鬆替換。 ▲DIY電動手工具起子組收納盒創新設計作品照片 ▲一種新型以矽酸鉍改質的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及其具高光電轉化效率作品示意照片 ▲泰國發明協會會長頒發特別獎與張老師合照 ▲隨團張老師與國際發明總會會長現場合照
2023
/
05
/
01
雲縣府攜雲科大 成立淨零窗口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ESG(企業社會責任)等行動目標,協助減碳已成為一門新興服務。雲林科技大學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就近服務雲林縣廠家,由專業經理人提供一站式服務,輔導溫室氣體盤查、碳減量、碳中和等。 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其中包括台灣;因應全球企業如火如荼都在做「碳盤查」,經濟部去年也推出「2050淨零排放網」的碳估算數位工具。 縣府計畫處長李明岳指出,很多國際供應鏈開始要求進口廠商提供碳盤查文件,為使雲林縣企業免於無頭蒼蠅,縣府與雲科大合作共同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廠商不必東奔西走,檢驗品質有保障,也不會亂收費。 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7日揭牌啟用,縣長張麗善、雲科大副校長蘇純繒、雲林科技工業區及斗六工業區廠商代表共同見證。蘇純繒表示,該校管理學院早已建置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碳減量、碳中和的輔導團隊,去年起與縣府密切合作,輔導10多家企業完成碳盤查。 張麗善也感謝雲科大設立單一窗口,服務雲林在地的企業與商圈,作為有心推動淨零轉型卻欠缺諮詢管道業者的堅實後盾。 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整合政府單位、第三方驗證機構、民間機構,以專業經理人方式提供客製化服務。雲科大去年也成立「淨零智慧聯盟雲科大管理學院總裁班」,輔導廠商取得內部查核員證書、輔導農業取得碳權國際憑證、輔導廠商溫室氣體減量抵換、協助申請政府計畫補助,已經小有成果。 ▲ 雲林縣政府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7日揭牌啟用,縣長張麗善(前排右四)專程出席。(周麗蘭攝)
2023
/
04
/
08
可惡!荔枝椿象危害果園 無人機空投「72萬隻小小兵」助農民
荔枝椿象是近年嚴重危害荔枝及龍眼的入侵害蟲,台南是全台龍眼最大產區,在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下,以生物防治方法,應用蟲生真菌淡紫菌防治荔枝椿象,並首次結合無人機施放平腹小蜂卵片,預計會有72萬隻平腹小蜂上工「修理」荔枝椿象。 台南市東山區是全台龍眼重要產地,目前東山龍眼栽種面積1387公頃,然而近年來,因龍眼產業工作辛苦,很難吸引青年回鄉,面臨嚴重人力不足問題,導致廢棄果園增加,部分屬廢棄不管理的果園,淪為荔枝椿象的溫床,亟需尋求解決之道。 ▲ 被淡紫菌感染的荔枝椿象成蟲。(圖/台南農改場提供) 台南28日辦理「荔枝椿象 IPM 整合防治暨無人機精準施藥及施放平腹小蜂卵片發布會」。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荔枝椿象防治採行IPM整合防治策略,配合無人機、生物防治等多種防治手段來降低田間荔枝椿象密度,為了能夠更有效率達到防治效果,農委會將協助成立代噴團隊,同時也會研擬相關配套措施,讓新的防治技術能快速推廣,農友無負擔。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楊宏瑛說明,該場研發的荔枝椿象蟲生真菌「淡紫菌」具備對荔枝椿象高度感染力,透過植保機施灑精準劑量及蟲生真菌防治應用,能達到超過90%荔枝椿象防治率。 ▲ 平腹小蜂。(圖/台南農改場提供) 台南場更與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共同進行淡紫菌劑型開發,往微生物農藥商品化邁進,響應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降低農藥使用風險及提升農產品安全。 農委會資訊中心、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及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靜茹則運用多元無人機技術,透過場域建模加上運用無人機進行高空辨識樹種及定位,搭配無人機路徑演算,建置精準噴藥路線。 ▲ 無人機裝載平腹小蜂卵片,深入難以到達的區域釋放,對付荔枝椿象。(圖/台南農改場提供) 台南市長黃偉哲說明,市府繼上週(3月24日)成立無人機農作團隊暨農來飛平台發布會,期廣泛應用於農噴技術,本年度擴大生物防治規模,運用無人機施放平腹小蜂卵片,深入難以到達的區域,既節省防治人力、時間,同時減少化學農藥施用。 今年度無人機施放平腹小蜂卵片45公頃,無人機一次可施放100片以上(每片1000顆卵),每公頃平均施放16000隻,每10~14天施放1次,連續3次,施放後視氣候於1~3天羽化,預計72萬隻平腹小蜂(每隻身長約0.2~0.3公分的小小兵)在荔枝椿象產卵期間陸續寄生,再繁殖子代藉此循環,有效降低害蟲卵的孵化。
2023
/
03
/
29
THE Awards Asia 2023教學策略獎,全台雲科大唯一獲選入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被譽為高等教育界的奧斯卡獎,根據統計資料指出,今年THE Awards Asia的提交數量大幅增加,來自亞洲各地的優秀學校約 700 件參選,每個類別僅8校入圍。本次「2023亞洲大獎入圍名單THE Awards Asia) 公布台灣學校僅3所大學脫穎而出,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 700 件參賽中受到肯定,獲得「年度教學策略」入圍,獲獎者將於2023年6月21日舉行的頒獎典禮公布。 聯合國SDGs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以「藉由教育與知識的力量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永續性」為永續願景,為了讓學子們有優質的學習園地,在大學社會責任項目(USR)的推動下,雲科大於109年度起,推動成立各類專業教師社群,開創「社會造夢者」課程,以USR為主軸之全校通識課程,其課程內容不僅涵蓋對大學社會責任所需議題的認識,同時也包含場域認識與議題的實踐,多數師資更由教育部USR計畫團隊教師參與授課,另結合校內系所導入專業課程,不僅帶領學生進入場域進行議題的實踐,亦透過與地方的連結,讓學生能充分在專業及跨領域有更全面的學習機會,藉由教學力量、產業輔導等產學案合作,創造學校在地人才培育及地方產業發展的契機。 雲科大推動新型科大數位轉型,邀集永續個領域專家,錄製數位教材,配合 LINE線上適性教學服務機器人,讓新生就能先修永續微學分課程。雲科大另也發展永續專題的線上機器人,應用各種資訊智慧巧思,傳播各種永續教育內容。 雲科大致力於善盡社會正向發展的責任,除了永續課程在全國競賽獲獎,2022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參與項目全數獲獎,蟬聯三屆「台灣永續典範大學」,更在「大學永續報告書」及「社會共融領袖獎」排名第一、《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表揚計畫》獲得教育類國家永續發展獎等永續作為屢獲佳績,受外界高度肯定。楊能舒校長也期許未來,雲科大持續以校務發展之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智慧化等五化為策略,落實為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重要精神。 ▲ 雲科大USR桌遊教材開發 ▲ 雲科大入圍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教學策略獎
2023
/
03
/
24
雲林運動科技示範中心成果發表 展成果帶動運動風氣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今(14)日下午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樓,舉辦「SPORTS EVERYWHERE X 健康新生活」運動科技應用與產業發展專案管理計畫(111-115 年)成果發表會,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李明岳處長分享雲林縣運動科技示範中心經驗,展現年輕化成果帶動運動風氣。 李明岳處長表示,雲林縣政府和雲林科技大學聯手銀髪健身俱樂部打造「雲林縣運動科技示範中心」,在縣內各鄉鎮展現出優良成果,為民眾與銀髮族的生活帶來更佳的運動體驗,深入社區逐步打造永續健康城市。 雲林科技大學體育室主任暨休閒研究所長蘇維杉副教授表示,除了開辦課程與專業師資外,結合科技體適能針對各年齡層提供客製化訓練菜單,讓民眾不僅學習到正確的運動方式,更能透過科技的輔助,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透過網路與各據點間的資料交換,從而分析出更好的運動方案,讓科技成為民眾達到更好運動效果的強力助手。 李明岳處長表示,本計畫以「據點連結據點、社區連接社區」的方式成功合作宣傳數位環狀運動系統,例如:雲科大、土庫、二崙、口湖、古坑麻園、大埤三結、斗南新崙、長泰老學堂、上好藥局、雲聚幸福、雲林健走運動群。同時規劃結合「雲林幣扭一下-雲林縣數位縣民平台」APP,只要參與相關活動賺取雲林幣,便可以在雲林縣內的合作商家以雲林幣進行購物商品的兌換或折扣,鼓勵民眾多運動、得健康,為打造永續健康城市奠下基石。 李明岳表示,雲林縣為一個老化嚴重之縣市,感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協助及指導,讓本縣有機會建立政府、產業及民眾合作的模式;更期許未來能持續回饋並優化整體服務模式,提供雲林縣鄉親一些健康運動的新技術及友善的場域。(圖/記者廖承恩翻攝)
2023
/
03
/
14
雲科大育成中心育成輔導廠商地方創生工作站「女力學研事務所」正式啟動!創育雲林女性創業者共學成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以下簡稱雲科大育成中心)長期深耕雲林在地,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及鼓勵培育青年創業,112年度輔導創樂子文化社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樂子)於全台企業中脫穎而出,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計畫300萬元補助,並於38婦女節正式啟動!陪伴輔導雲林在地青年女力開創地方創生事業,成為女性職涯上的最佳助力。 創樂子自111年進駐以來,雲科大育成中心針對其營運需求輔導及協助通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地青年創育坊計畫、參加各式展覽與市集、異業合作媒合、行銷宣傳曝光、資源串聯等項目,今年更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112年度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計畫,本計畫以「女力學研事務所」為主軸,將針對18歲至45歲之青年女性進行培力、實習相關課程及業師專業諮詢等,發展累積未來經濟自營與聯合經營的可能,緩和女性就業及家庭角色的衝突,同時透過群聚地方女性的創造能量與青年人之間的合作,凝聚在地青年女力情感,協助返鄉留鄉的青年女力「安居樂業」,達成地方創生之目標。 活動現場蒞臨貴賓包含雲林縣政府謝淑亞副縣長、雲林縣計畫處李明岳處長、雲林縣文觀處陳璧君處長、雲林縣政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張世忠處長及古坑鄉林慧如鄉長等單位,也邀請雲林女力亮點品牌參與,包含初花理室、鋁形咖啡、PEI手作、昏創意、双慧牌、茜花藍草、虎尾甜、秝木工作室、滿樹、26號菓舖、此時此刻此身經絡、實癒文創、瓶安、摩卡基因咖啡、YuDs沐耳飲、田點工作室、畾食易事、記憶刻度、方島R角、茶米國、喬心誌、撲鼻甜點等女力品牌,氣氛相當熱烈。 「女性創業通常有更多故事與考量」雲科大育成中心翁萬德副主任表示,中心成立迄今近25年,除不斷精進累積育成能量及鏈結各界資源,此次能輔導育成進駐企業成長茁壯外,更期望透過以母雞帶小雞方式,共同協助女性創業者投入地方創生,營造友善女性的創業環境,為女性創業者提供最實質的輔導資源,帶動雲林女性創業風潮! 計畫主持人王毓琦執行長表示,因現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定位,需要面對生理、心理、社群、經濟等多面向的壓力,期望陪伴輔導在地青年女力開創地方創生事業,也歡迎有興趣的地方青年加入共同參與創生行動,相關資訊敬請搜尋粉絲專頁「女力學研事務所」。 ▲ 長官貴賓進行揭幕儀式合影 ▲ 創樂子文化社企有限公司_王毓琦執行長致詞 ▲ 雲科大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_翁萬德副主任致詞
2023
/
03
/
0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