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績效 Education Performance
教師培育
YunTech實施教學觀課機制之目的為落實教學品質保證之循環機制,由獲得傑出或優良教師者提供實地觀課,觀課過程中老師提供明確具體教材與教法,觀課機制中善用YunTech既有之教學資源,確保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成效之提升。為使學生獲得更加優良之教學品質,觀課要點規定新進教師前3年皆需要參與觀課,以利教學品質提升及了解YunTech教學型態。
為促進教師專業及知能成長,鼓勵教師自發性組成社群,YunTech主導辦理教師共學活動,藉以促進交流,由陌生到熟悉,待展開教師社群系統動力後,再轉移由教師相互推舉帶領教師,以提升教學知能、 促進校特色為目的自行營運,並展開教師共學活動、社群互相認識與交流教學經驗,2024年成立12個教師社群,參與教師78人。
創新教學成效
YunTech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其成果為:
全校課程改革
校內課程揉合「跨域合作力」,教師教學合科化
YunTech透過PBL達到跨域教學、跨域學習務實致用之目標,發揮互惠型產學教育合作效用。2024年教師跨院系合作開設跨域課程模組包括: X+1、產業實務實習、跨領域學程,4,881位學生修課,已佔全校大學生比例69.18%。
YunTech鼓勵增加課程實作的學習時數,並協助學生將習得之知識、技能轉化成知識與社會的實踐能力,課程深度化不但能提供更多地方蹲點學習實作機會,並且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投入度。2024年合計開設45門X+1深碗課程、1,582位學生選修。
智慧教育輔導確保學習品質
透過教育大數據分析落實「精準教育」,提高就學穩定度
大學的經營不單僅顧及註冊率,更應將重心放在新生入學後的就學穩定度,特別是在少子化衝擊下,新生的續讀率更是學校辦學的重要指標,YunTech透過IR分析篩出9門必修課程,提前預防性隨班嵌入課輔TA,例如,2023年度大一物理(一)不及格率下降了2%。
教學創新不應只是教師課程設計與教學法上的變革,近年來有許多老師關注教學現場、創新教學法與學生行為之關聯性。為激勵學生線上持續自主學習,本校透過線上資料庫精準追蹤學生學習歷程,並建立學習常模提前預警,給予學生學習輔導,作為個人化學習干預機制,以彙整學生學習難點。
教學成效
數位學習
以數位學習為發展智慧教育之基石
當前網路課程蓬勃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各校MOOCs優質課程製作推廣數相當可觀,本校每年採用約10多門線上課程,112-2學年共設14門課,修課人數1,116人,113-1學年共設16門課,修課人數1,341人。取法他校的優質課程供本校學生學習,增廣見聞。此外尚有微學分進行的自主學習課程,自主學習採取「募課」方式,由學生揪團請老師上課,此乃雲科大通識教育課程的另一項特色。
YunTech經由建構「智慧教育環境」,落實精準學習輔導(智慧同儕陪伴)。在過去已透過數位學習,串連線上學習線下輔導的學習型態,發展出新生均質化教育。自107學年起,針對關鍵性課程實施初測、分群與精準式混成學習輔導機制,強化學生關鍵課程的學習。
111年度起因應YunTech推動社會永續計畫,增設SDGs永續知能先修銜接課程,讓學生具備對未來永續的認知與使命感。112年起YunTech除了原有微積分、物理、經濟學、國文、英文、色彩學外,為了因應接下來校級推動院系級基礎課程之精進,將精準學習輔導機制延伸至院系新生基礎課程,優化新生專業課程的銜接輔導。113年度增設中文-乙,改善新生專業課程的銜接輔導。
教學實踐計畫的執行成效
110學年度YunTech共舉辦17場教學知能講座或工作坊,111學年度舉辦7場教學知能講座或工作坊,112學年度舉辦8場教學知能講座或工作坊,113學年度舉辦12場教學知能講座或工作坊;包含18場教學研究計畫座談會/經驗分享會;1場大型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7場以教學專業發展為主題之短期課程,以協助教師增進教學能力,提升教學品質,幫助學生增進知識學習的相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