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大育成中心和雲林漁業青年聯誼會聯手送暖做公益,  年菜募集熱烈響應
  • SDG02
雲科大育成中心和雲林漁業青年聯誼會聯手送暖做公益, 年菜募集熱烈響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以下簡稱雲科大育成中心)長期深耕雲林在地,協助雲林在地中小企業業務發展及鼓勵輔導青年創業,此次年節將近,特與雲林在地中小企業及農漁民共同於1月13日(五)在一心育幼院、私立長愛家園育幼院及信義育幼院舉辦年菜物資募集公益活動回饋社會,並希望院童們感受年節氣息,享用溫馨年菜並迎接更好的一年到來。 雲科大已經立校32週年,而雲科大育成中心也成立迄今近25年,就像三十而立的成人,在茁壯成長的過程受到許多提攜。此次一同在雲林漁業青年聯誼會會長李欣記的號召下,包含承龍海產行、好蝦冏男社、謝佳霖、謝承益、李記烏魚子、莊環福、海男子紀家水產、郭紫榆、鰻姑娘、李衍興、吳嘉源、林豐樟等聯誼會廠商一齊響應 (市值接近20萬元!),另外雲林熱門團購營養點心-The Chala蕎拉燕麥、雲林在地知名餐廳-永茂婚宴會館客製化年菜、雲林在地企業-成長食品有限公司優質肉品等,也一同響應做公益,期盼透過此次的公益活動,啟發每個大小朋友溫馨又向上的動力。 「年輕人要先愛自己的家鄉幼苗」李欣記這樣溫馨的表示。「這就是大學的社會責任」雲科大郭昭吟產學長暨育成中心主任也跟著表示。郭昭吟認為雲林在地有很多很棒的年輕人創業,雖創業維艱,仍可以有心帶動整體社會感恩回饋的公益風氣。希望透過此次的活動除了讓雲林年輕學童更認識雲林產業及在地品牌外,更希望雲林下世代發展,有更優質的環境,一起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  一心育幼院捐贈合影 ▲  長愛育幼院捐贈合影 ▲  育成中心友好廠商-永茂婚宴會館捐贈客製化年菜 ▲  育成中心友好廠商-成長食品捐贈新鮮肉品 ▲  雲林漁業青年聯誼會攜手會員廠商共同捐贈優質海鮮
2023/01/13
雲科大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
  • SDG13
雲科大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
因應氣候變遷、減碳供應鏈等關乎民生、產業等重要議題,當前國際永續趨勢升溫,爲促進環境、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本校由楊能舒校長代表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於2023年01月03日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此份倡議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承諾,將「健全大學治理」、「發揮社會影響力」、「落實環境永續」視為己任,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及全國各大專院校共同致力於追求永續發展,以實踐 ES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持續發揮大學的影響力。 雲科大重視永續發展,自2019年起將永續概念融入校務中長期規劃,並自願發佈永續報告書,每年評估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產出重大性議題作為學校永續推動的重點主題。另外結合大學社會責任的推動,成立專責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對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社會實踐及教學創新,對校內開展永續知能的培育,每年招募教師團隊執行永續計畫、規劃通識課程、發展數位工具、桌遊牌卡教具等;另本校也積極投入研發技術於產學合作,校內共有27個PBL研究中心,針對社會及產業發展需求,以「企業出題、雲科解題」協助國內產業升級;在校園環境的經營,雲科大致力發展綠色低碳大學,因應國家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量發展,該校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及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管理系統,結合IT智慧化管理、綠建築、校園環境政策,宣示將於2046達到校園碳中和。 簽署完成後,簡又新董事長以「淨零時代的挑戰與機會」為題,談到氣候變遷為人類帶來生存的威脅,以及對大學研究與教學的挑戰和大學永續發展的多項趨勢,期間簡董事長也佳許雲科大的永續報告書表現優異。校長楊能舒說明,雲科大均衡發展社會、經濟、環境治理,執行成果透過參與國內外大學類永續相關評比排名定期審視校務發展與精進,於2019年首次參與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至今,已連獲四年永續典範大學獎,而永續報告書獲得三次最高榮譽白金獎及一次金獎之佳績,堪稱TCSA最用心永續的夥伴學校,足以展現雲科大致力發展永續大學的決心。眼見國內外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的威脅漸增,本校近年持續響應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推動工作,包含參與大學社會影響力研習、擔任台灣企業永續獎評審志工、擔任企業永續菁英班導師, 2022年在GCSF企業永續論壇,以「臺灣綠色大學聯盟」理事長的身分辦理分場論壇,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夥伴關係深厚,本次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也宣示未來大學永續發展聯盟的建立,雲科大將持續貢獻己力,期望雙方的合作能將更多的永續能量,導入教育、研究及服務,在永續的路上一同前行。 ▲  楊能舒校長(右)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共同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 ▲  雲科大教職員生共同見證本次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簽署,承諾將持續發揮大學影響力
2023/01/03
雲林科技大學與日本千葉大學再開國際福祉機器人專班,課程豐富啟發技術人才多元學習
  • SDG17
雲林科技大學與日本千葉大學再開國際福祉機器人專班,課程豐富啟發技術人才多元學習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逾三年,期間歷經各國嚴加防疫,國際實質互動停擺,僅能透過遠距聯繫交流,合作模式亦有所受限。2022年底終於盼來國境開放的佳音,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教育部-科技大學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經費支持之下,再次重啟與日本千葉大學辦理國際專班課程之合作,於2022年12月5日至16日間共同開設福祉機器人學分專班,並選派來自不同領域之28名學士生及碩博生前往日本參與。 日本千葉大學為日本人氣大學排名前十名之國立大學,隸屬工學部之前沿醫學工程中心係以醫療臨床機器人、居家照護機器人及軟性機器人等技術聞名。本次在千葉大學副校長渡邊誠教授的極力促成下,將其跨醫學、工程與設計之多領域新興學程結合,安排多位資深教授參與專班教學,規劃專屬雲科大學子的福祉機器人學分專班,提供學生於福祉機器人跨領域之深度學習。藉由師生實質互動的過程,增添其學術知能及國際視野。 為期兩週的專班課程,第一週於千葉大學西千葉校區(校本部)展開,副校長渡邊誠教授於首日為參與學生致歡迎詞並給予勉勵,後續即由俞文偉、Jose Gomez-Tames、葉辰、關根正志、並木明夫、伊藤浩一、下馬場朋祿、野波健藏、中田敏是等多位頂尖師資傳授其研究領域之學術知識,學習內容涵蓋:復健醫學工程研究、神經刺激技術、醫學影像、輔助器具的設計與開發、機器人視覺與操縱、使用電磁波治療癌症之技術、全像攝影、無人機理論、生物機械等;教學形式則包括課堂解說、實驗室學習參訪等,極具深度與廣度。現於千葉大學交換之雲科大碩博生亦向學弟妹展現其於千葉大學研究之成果,更加激勵參與學生的求知熱忱。第二週課程移動至千葉大學於2021年輔成立的東京墨田校區,並由擅長設計思考課程的松井實教授帶領學生著重於設計與輔助環境相關之機器人構思,安排學生分組討論並進行簡報發表成果,副校長渡邊誠教授亦親自參與授課,課程激發學生多元思考能力,且需透過人工智能運算繪圖軟體產出機器人圖像或製成原型,豐富創新極具挑戰,而課程結束後即為結業式,當場授予參與學生修課證明,為兩期課程劃下完美句點。 雲科大因應社會結構變遷與產業發展脈動,積極培育國際技術人才,並以智慧機器人為重點特色領域,循序發展國際智慧機器人學院。雲科大與千葉大學兩校已締結姊妹校多年,並自2019年起展開人才培育實驗室之合作、學生蹲點學習、學生交換等交流,保持密切且友好的合作關係,本次再度透過福祉機器人國際專班的開設,亦為雙方國際合作的一大佳績。透過此多元化的國際學習方式及與國際接軌的跨域專業課程,為培育福祉機器人技術人才之未來奠定優良基礎。 ▲  學分專班課程主要指導教授俞文偉與學生於千葉大學(校本部)合影 ▲  學生於設計思考課程中發想出協助竹子採收的機器人理念及原型並簡報分享 ▲  關根正志教授分享其輔具研究及設計結構並讓學生體驗學習
2022/12/20
雲科大與貝里斯、聖文森和吐瓦魯為SDGs永續發展指標合作夥伴交流國際論壇
  • SDG17
雲科大與貝里斯、聖文森和吐瓦魯為SDGs永續發展指標合作夥伴交流國際論壇
雲科大於12月12日舉辦「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指標實踐經驗國際論壇」,中華民國邦交國落實永續發展指標,需要從教育工作著手,雲科大全校師生同仁近年來早已將永續理念融入校務的運作中。參加111年度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榮獲「教育類國家永續發展獎」。2022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評比依據,雲科大名列科大第一。雲科大在2022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表現亮眼,於「APSAA亞太行動獎」榮獲十獎項殊榮。本校獨創的永續通識課—社會造夢者,歷經三年十多位教師共同規劃授課,校長楊能舒治校理念堅信落實教育是促成SDGs實現的關鍵,持續精進發揮大學永續領航者的角色。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在行政、教學、產學等各面向,都對接聯合國SDGs十七項目標,全校永續能量足堪全國大學表率,未來將繼續落實永續校園目標,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全面促進地方與全球社會、經濟、環境的永續發展! 通識教育中心除了在社會造夢者課程之外,也以「人社美產科」五向度融合論,培養現代公民具備人文、社會、美感、產業、科技,「跨域博涉,融通致用」的通識核心能力。本次舉辦「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指標實踐經驗論壇」學術研討會,宗旨就是呈現雲科大通識教育推動落實永續發展的教學成果。訴求從拓展恢弘的全球化眼觀,到關懷地方的社會造夢者的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經驗交流與分享,其中SDGs第17項指標--合作夥伴尤其是成功的關鍵。 因此,本次研討會論壇將邀請友邦國家駐華大使參與論壇,包括吐瓦魯、聖文森格瑞那丁、貝里斯,分享該國在因應SDGs的政策與教育措施,藉由該國的現身說法,互相瞭解溝通對話面對世界變遷,大學通識教育的因應思維。研討會並邀請極具代表性的通識教育課程,參與發表教學成果。發表主題包括高博敏老師開設的「綠色科技創新與創意設計」課程,倡導零碳永續能源科技;關婉玲老師開設「永續生活與消費者行為」課程,鼓勵永續生活從日常生活落實;吳晉東老師開設「社會造夢者」課程,以溯源供應鏈營運的案例;魏明敏老師開設「食在有安全」課程,倡導民以食為天的健康基礎;陳榮宗老師開設「永續生態環境營造與復育」課程,分享無人機應用農地生態永續等精彩主題。 全球提倡永續發展的普世價值,Taiwan Can Help,雲科大校務發展以深耕教師發展、學生培育、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之四大層面,塑造永續校園,積極擴大學校在永續發展目標之全球影響力,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而通識教育將扮演一個培養現代公民具備永續發展目標素養的著力點。 ▲  楊能舒校長致贈雲科大發展目標書墨 ▲  各國大使與與會貴賓大合照 ▲  劉威德主任與外交部雲嘉南蕭勝中處長及各國大使論壇
2022/12/12
健康永續雲林GO!運動科技示範中心揭牌儀式
  • SDG03
健康永續雲林GO!運動科技示範中心揭牌儀式
為推展健康永續城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今(111)年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及雲林縣政府經費補助下,建立運動科技推廣示範據點,於12月7日辦理「運動科技示範中心揭牌儀式」,邀請雲林縣政府張麗善縣長、謝淑亞副縣長、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李明岳處長、雲林縣衛生局曾春美局長、雲科大產學處郭昭吟產學長、雲科大計畫主持人蘇維杉教授、薛雅馨教授、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宣傳大使沈金永先生、雲林縣11處銀髮健身俱部執行長、銀髮族與社區民眾一同與會,共襄盛舉。 雲林縣謝淑亞副縣長(李明岳處長)表示,雲林縣政府與雲科大、國健署攜手合作,採取「資訊科技與運動科技的跨領域合作」達成所謂「據點連結據點、社區連接社區」的方式進行推廣,主動將運動科技帶入社區課程讓民眾進行體適能檢測、運動科技產品體驗相關服務,讓雲林不只是農業大縣,更要成為智慧健康運動城市。 計畫主人蘇維衫教授所提的「運動科技」,在歐美等職業運動發展成熟的國家中已經相當普遍,在我國運動國手培訓中也能見到,將平時的訓練表現、比賽成績紀錄於電腦中並透過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後,向選手提出符合他個人身體特質的訓練表及專業建議,如今隨著4G、5G網路發展成熟,資訊的傳輸成本減少與高便利性,讓原本屬於專業運動領域的技術不再高不可攀,配合台灣的運動與成熟的科技產業合作,將民眾運動習慣及體能狀況整合分析,提供民眾也能享有如同職業運動的專業服務,進而讓民眾運動能「做對方向、做的快樂、做的健康」,達到全民運動之目標。 隨我國銀髮族人口逐漸增多,民眾養生觀念崛起,運動逐漸被社會所重視,而如何「科學化的運動」即「運動科技」,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議題,而台灣擁有科技產業的優勢,推動上有政府積極配合下不但能達到符合公共利益且實現良善政治價值,同時能培養台灣產業整合能力並創造就業機會可為一魚兩吃。 即日起,歡迎有興趣的銀髮族、社區民眾,逕洽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或私訊Facebook粉絲專頁報名,一同加入智慧健康運動市民的行列! ▲  謝淑亞副縣長和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合照 ▲  民眾體驗趣 ▲  主持人計劃說明
2022/12/07
了解糧食危機與你的關係--雲科大SDGs「糧食保衛戰」特展
  • SDG01
  • SDG02
了解糧食危機與你的關係--雲科大SDGs「糧食保衛戰」特展
生活在富裕的臺灣,或許我們總認為糧食危機劇裡我們很遠,我們並不知道現今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糧食正在被浪費,但是世界上卻有10%人依然身處在飢餓當中!由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辦,雲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與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師生共同合作,於雲科大圖書館中庭舉辦「糧食保衛戰」特展。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將聯合國SDGS當中項目二「消除飢餓」為主軸,探討各種造成糧食危機的原因,並提出幾種解決的方法,其中包含循環經濟實際案例的分享。 糧食危機的產生問題既多且複雜,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訂定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主要希望促進人們重視農業糧食生產,鼓勵國家、雙邊、多邊與非政府各方一起努力,一起增強人們關注糧食和農業發展,一起消除飢餓!此次策展透過三大展區進行執行,由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范姜沛妤、顏子晴兩位同學進行策展規劃的工作,兩位同學表示,過去雖然在黃雅玲教授的課程中學習策展流程、方法,但是真正要將一個展覽由零到有的成實現,從眾多資訊、繁複的內容、與糧食危機有關的海量知識,轉換為可被理解的資訊視覺化表現,透過這個機會也深切體認到策展規劃的挑戰與魅力。 此次策展概念第一展區為「SDGs知識站」主要先讓人們了解到SDGs的知識,而後延伸到每人家中都有餐桌上為第二展區「餐桌上的偵探」,主要想傳遞全球的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遙遠,事實上危機就在你我的眼前;因此我們提供給觀者一些在生活上就能舉手之勞的解決方式,為糧食與地球盡一份心力。延續展場內的第三展區「食農實驗室」,這邊提供觀者了解除生活上我們能做什麼之外,也展示出由雲科大化材系鄭宇伸教授研究針對循環農業所提出的研究成果。最後展場內設置「糧食危機響應宣言」互動牆,讓觀者挑選自己喜歡的蔬果並寫下您的名字,而後黏貼至宣言牆上,期待大家與我們一同響應,帶者愛在日常一同慢慢改變。 最後希望透過「糧食保衛戰」展覽,讓大家重新思考糧食與人們的關係,它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未來章節,但是也可能會促成一場嚴重的糧食危機!希望觀者最後能在日常開始珍惜與改變。歡迎大家於展覽期間參觀。 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2022年11月21日起至2022年12月5日 展覽時段|週一至週五:08:10-22:00;週六、日:09:00-17:00 展覽地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圖書館中庭 主辦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策展顧問|黃雅玲、鄭宇伸 策展人|范姜沛妤、顏子晴 執行團隊|張雅文、吳子誼、鄭承曜、吳宗翰、楊秉軒、許承軒 ▲  SDGs知識站,透過小卡說明了解SDGs ▲  現場民眾帶著小朋友在展區中進行糧食危機特展內容的參觀 ▲  本次展覽透過眾多主題來理解糧食危機與我們的關係,並且提出幾種解決方案 ▲  本次展覽透過眾多主題來理解糧食危機與我們的關係,並且提出幾種解決方案 ▲  參觀展覽的小朋友,也熱情地進行保衛糧食的宣言
2022/11/21
2022年全球Top 1%頂尖高被引學者榜單 雲科大全台第4名    論文影響力受國際肯定
  • SDG04
  • SDG08
  • SDG17
2022年全球Top 1%頂尖高被引學者榜單 雲科大全台第4名 論文影響力受國際肯定
甫於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Top 1% 「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榜單,台灣約有27位學者上榜,雲科大共有3位教師獲此殊榮,名列於全台第四名,僅次於中國醫藥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為國內科技大學排名第一名。 科睿唯安所發布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學者」名單,係遴選全球大學、研究機構和商業組織中對所在研究領域具有重大和廣泛影響的頂尖科學人才。有關於高被引學者的遴選方法經由科睿唯安科學資訊研究所 (ISI) 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和數據科學家基於Web of Science™引文數據及其分析而制定。 雲科大近期除了在全球Top 1%高被引學者和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有不錯的表現外,另在今年公布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601-800名,是台灣11所世界千大的學校之一,為國內第7名,與台科大並列科技大學第一。同時,雲科大在今年「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亦名列世界千大(801-900名)。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仿效許多國際標竿名校,招聘全球學術優秀學者到校任教,鼓勵教師國際學術合作,訂定具激勵效果的學術成就獎勵。目前雲科大已經有高被引學者到校任教,以2021年為例,工程領域的高被引學者,全球不到200位。雲科大創校32年屬於年輕有活力的中型學校,未來,學校將持續擴大禮聘國際頂尖學者加入教研團隊,鑒於半導體、資訊及數位科技、與淨零科技是台灣整體與雲科大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雲科大將持續招聘這三方面的頂尖學者,加入本校的教研團隊,例如「半導體學程」、「智慧電動車研發團隊」、「淨零科技產業服務中心」,期待為台灣創造更亮眼的學術成就,並共同為政府的產業發展目標而努力。 ▲  雲科大與雲林縣府將共闢電動車產業園區 ▲  2022 雲科大TCSA獲獎楊能舒校長出席頒獎典禮
2022/11/17
雲科大蟬聯三屆「2022 TCSA台灣永續典範大學」  雲科大每年都在超越雲科大!
  • SDG08
  • SDG13
  • SDG17
雲科大蟬聯三屆「2022 TCSA台灣永續典範大學」 雲科大每年都在超越雲科大!
11月16日2022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暨「GCSA全球企業永續獎」於台北圓山大飯店盛大頒獎,雲科大贏得「台灣永續典範大學」、「大學永續報告書白金級」、「英文報告書銅級」、「社會共融領袖獎」全場四大獎項,繼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獲獎數最多的大學之後,本次再次成為台灣大學獲獎榮譽最多的大學。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邁入第15屆,今年共有47所大學報名參與,雲科大能夠連續三年獲得「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實屬不易,今年更在「大學永續報告書」及「社會共融領袖獎」排名第一,說明雲科大在大學永續連年展現的堅毅決心。   雲科大自2019年成立校級永續辦公室,從發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行動,到2022年因應現下國際間急迫的淨零減碳行動,除了持續內部精進綠色校園治理訂定學校淨零策略與路徑之外,對外服務產業組織導入認證以改善碳排放,目前著手協助雲林在地農企業導入組織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促進企業實現環境永續承諾,肩負起大學智庫角色,於雲嘉南的環境、社會、經濟永續均有卓著貢獻,今年更在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獲得1金6銀2銅,乃是雲科獲獎最高的一年,展現師生團隊的執行力及社會影響力。   另雲科大十分重視接軌國際溝通,連續4年出版中英報告書揭露永續績效,除今年中文大學永續報告書獲排序第一,英文版更是二度獲得「GCSA全球企業永續獎」銅級肯定,是唯一連年獲得GCSA的大學。校長楊能舒於獲獎後表示,大學協助推動永續發展已經不僅是校務發展,更是身為地球 ▲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代表學校受頒永續典範大學等四大獎項 ▲ 雲科大榮獲GCSA全球英文報告書獎-銅獎 ▲ 獲獎名單揭曉-2022永續典範大學
2022/11/16
2022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  雲科大共23位教師進榜  人數增幅全國最高
  • SDG04
  • SDG17
2022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 雲科大共23位教師進榜 人數增幅全國最高
甫於10月10日公布的2022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台灣約有1100位學者上榜,較去年(約1000位)有微幅增加。雲科大共有23位教師獲此殊榮,分別於人工智慧與圖像處理、能源、電機與電子、工業工程與自動化、光電與光子學、材料、運動休閒旅遊、網路與電信、環境科學、商業管理等領域獲得肯定。相較於2021年榜單,雲科大入榜教師從16名進步至23名,人數增加幅度達到43.8%,為全國大學之最。 此榜單由史丹佛大學的專家們透過 Scopus 的論文影響力數據計算得出,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使用以下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第一作者、單獨/第一或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反映出學者的學術論文影響力。 雲科大除了在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有不錯的表現,並在今年公布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601-800名,是台灣11所世界千大的學校之一,為國內第7名,與台科大同列科技大學第一。同時,雲科大在今年「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亦名列世界千大(801-900名)。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仿效許多國際標竿名校,招聘全球學術優秀學者到校任教,鼓勵教師國際學術合作,並訂定具激勵效果的學術成就獎勵。目前雲科大已經有2位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到校任教,以2021年為例,工程領域的高被引學者,全球不到200位。未來,學校將擴大禮聘國際頂尖學者加入教研團隊,鑒於永續發展是台灣整體與雲科大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雲科大將招聘永續方面的頂尖學者,加入本校的「淨零科技產業服務特色領域研究中心」,期待為台灣創造更光彩的學術成就。 資料來源網址:https://reurl.cc/MNr2p4 表格數據為雲科大校務發展中心根據上列網頁資料計算整理。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