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科大校長楊能舒:輕鬆接軌未來,脫離「躺平」站起來
  • SDG04
  • 工程學院
  • 管理學院
  • 設計學院
  • 人文與科學學院
  • 未來學院
雲林科大校長楊能舒:輕鬆接軌未來,脫離「躺平」站起來
2023/02/23
趨勢新訊
台灣教育好像要把每個人都教成聖賢。」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特別感慨,在他看來,台灣未來的教育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想像

「我們對下一個十年的想像會是什麼?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但現在的教育方向好像都看不出來。」

科大具備與產業貼近、苦幹實作的優勢,如何因應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楊能舒深刻知道,科大就是要服務於產業界,而如今台灣產業界需要的,就是「數位化」「科技」與「AI」能力,所以他要求,每個雲科的科系都要能讓學生輕鬆跨領域。

▲  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能舒。蘇義傑攝

「每個孩子都要鼓勵跟被尊重找到自己的路。」過去各個科系都有自己的本位主義,要求每個學生都要修到一定分數的必修才能畢業,但楊能舒要求各個科系能降低必修門檻,讓學生可以有機會多修其他領域的課程,並要求納入畢業學分當中。

培養基礎的數位能力、加大修課彈性

現今高教面臨的挑戰,楊能舒認為,有三方面。首先是少子化,再來是科技變遷跟世代差異,最後是全球永續。為了因應如此變局,學校也不能繼續墨守成規。

一方面降低各個科系的必修門檻,與此同時,楊能舒也要求各學院,設定一些與數位能力相關的「基礎課程」,他認為,「未來是數位時代,Data Science跟永續都是顯學,」因此,他給各個學院都設定了不同的院必修,希望每所學院的學生,都有共通的基礎數位能力。

例如,管理學院包括企管、資管跟工管,「管院就要把資管當做脊背骨,要有基礎的數位能力。」或是工學院,不只是資工系,各科系的學生都要學會程式語言,甚至是資工系的學生,也可以懂一點美工;設計學院則有數位設計(Digital Design),未來培養出的遊戲業人才,不僅懂美術設計,也會懂程式語言。

其他諸如科技法律研究所,學生可以學習法律、科技相關的知識,楊能舒表示:「還可以學行銷課程,像是有些企業有海外營業部,要一直去海外參展,這些都是未來業界工作會用到的技能。」

他指出,各個學院也會提供一些必修課程,像是Python等,這是院必修課,讓各個科系把原本必修的結構改掉,藉此培養學生有一些基礎的程式能力。

他期盼能夠讓學生跨領域,又不用動到本來的課程大結構,讓學生修課的彈性可以加大。楊能舒理解,如今若要求學生「雙主修」,恐怕意願未必那麼高,但若能讓學生可以不用修太多學分之下,相對要求跨領域,就容易許多。

楊能舒之所以這樣修改,也是因為校內有些科系的內容,漸漸不符合未來產業趨勢,他期盼讓各個科系、院所思考,在數位的時代該如何創造新的價值;像是應用外語系,就不能只有外語能力,楊能舒認為,應該跨足其他科系的專長,例如,企管、科法或設計學院。

進大學不等於進入舒適圈,更要培養戰鬥力

另外,科大本來就臥虎藏龍,各科系領域中都有許多特殊長才的學生、國手,他們可能機械方面、軟體應用都相當厲害,以前是技優國手,但上了普通大學反而被當掉。

因此,雲科特別為了技優同學,開設未來學院,並鼓勵同學參加教育部在各個大學開辦的專班;像是設計領航專班、機器人專班等,因為技優學生在專班就比較能存活。

不過,楊能舒也感慨,年輕人正在流行一股「躺平風潮」,他也憂心如今的大學教育是否能真正幫助到他們。

在他看來,台灣的學生進入大學,等於進入了舒適圈,「但美國他們從16歲就有駕照、獨立出去打工,自己賺錢吃晚餐,開車送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學。」

楊能舒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學生不太容易有勇氣,到國外跟其他人競爭合作。但現在的工作,都期盼年輕人可以有戰鬥力。」

無論學生對自己有什麼期待,只要有機會進入大學的教育現場,期盼每個人都能在不同領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本文出自 2023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