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責任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社會實踐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生命教育
共好社會參與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校園安全
校園規劃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利害關係人問卷
最新消息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雲科大國際創業營 成果豐碩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與KSBRIDGE創業橋接器共同舉辦二零一九YunBRIDGE國際創業訓練營,邀請有志新創事業的師生參與活動,由企業出題,讓創業團隊在有限的時間內腦力激盪討論解決方案,訓練創業發想及英文簡報能力!雲科大執行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已輔導超過三十組學生創業團隊成立公司,累計獲得一千八百五十萬元的創業基金。 方國定副校長表示雲科大有完整的創業資源,創意工場讓創業團隊快速實現產品雛型、產學研大樓有學生微型創業培育室讓供創業團隊進駐,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在學生創業過程中協助取得各項資源,鼓勵年輕人勇於追夢實現創業夢想,讓中南部的創新創業能量被看見! 此次活動與KSBRIDGE創業橋接器共同舉辦與會有工策會總幹事許宇徵,活動中邀請三家新創團隊:天泰能源集團、村露國際有限公司、及良路設計有限公司,針對公司營運、品牌推廣等議題進行出題。學員們在兩天一夜的時間內,與不同背景的學員進行討論,激盪出新穎的點子!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一九九七年起結合政府、研究機構、大學校院與民間企業積極推動育成政策,使臺灣育成實力頻獲國際肯定,未來雲科大育成也將持續在中企處的輔助下,鏈結在地及國際資源,成為創新及新創企業的輔導基石,健全育成輔導系統。
2019
/
07
/
29
「不畏太遠 雲滿星疊」~雲科大國際志工服務隊 前進泰北 讓愛飄揚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傳承上一屆的經驗,今年持續深耕泰北滿星疊服務,本年度招募13位志工,從甄選、培訓到服務內容規劃、物資募集等,整整準備九個月,7月23日將再度起程前往泰國滿星疊的「回龍中學」及「星星之家」進行19天服務,載著滿滿的愛與當地院童及學生們分享。 第六屆雲科大國際志工隊延續及傳承上屆的泰北服務經驗,讓本屆的國際志工服務內容如蝴蝶效應般逐漸擴大。本次為星星之家的院童們設計一系列的識字、科學及美術等教學服務;另外在回龍中學則提供圖書館整理(圖書館電腦化)及電腦維修等主題服務。在9個多月的籌備期間,志工們從培訓、募集服務經費、物資,到教案規劃全部一手包辦,過程雖然漫長且辛苦,然而志工們時時記得服務的初衷,持續提醒自己,讓志工彼此更充分瞭解志願服務的真諦,並做好十足準備前進泰北傳揚來自台灣的愛心。 雲科大蔡佐良學務長在國際志工隊前進泰北前夕讚許志工們運用學校所學的專業技能及個人專長來進行教案的規劃及電腦維護,充分展現雲科人(YunTecher)「動手做」精神,除此之外更展現雲科人「愛」無國界的服務精神。 本次服務團隊將於FB粉絲專頁-「雲科大國際志工泰北服務隊」中分享服務點滴,歡迎大家前往關注及分享。
2019
/
07
/
22
雲科大無人機自走車,偏鄉孩童笑呵呵
炎炎夏日,不畏酷暑,孩子教育不容刻緩,崑山科技大學黃悅民副校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吳婷婷教授,以及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偕同玉簧雅緻生活禪推廣協會,攜手為雲林偏鄉孩子帶來科技新體驗。玉篁雅緻健康快樂營以科技新知結合品格教育「讓孩子在樸實的鄉村也能學習最新的科技資訊;讓孩子在數位的時代也能保有赤子之心」使不少家長和孩子躍躍欲試,活動發布即刻秒殺。 藉由夏令營跨界合作的教學模式,啟發孩子的多元學習與對科技的想像。雲科大技職所吳婷婷教授表示,每一位孩子都擁有平等的受教權,把教育資源導入最需要的地方,不僅為減少城鄉教育的差距與數位落差,更為偏鄉創造豐富有趣的課程活動。 除了新興科技無人機與自走車課程,同時也經由「慈儉讓聖賢故事」、「我是小禪茶師」、「社區行腳體驗」等多樣的活動學習,教導孩子謙沖有禮、感恩為懷,進而陶冶孩子們心靈。玉簧雅緻生活禪推廣協會顏理事長感謝雲科大吳婷婷教授的用心,並肯定課程的專業與講師的能力,希望此次無人機和自走車能為偏鄉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暑期回憶。 崑山科技大學黃悅民副校長特地遠道而來,看到地方團體對教育的積極與熱絡,孩子們臉上洋溢快樂地模樣,感到十分動容。「教育是終身志業,我們應用創新教育,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們學習,這也是我在教育持續努力的動力。」黃副校長期許能不斷地帶領孩童們體驗和發掘各種學習的可能,為孩子們培育不一樣的未來。
2019
/
07
/
18
雲科劉雯瑜老師帶著雲科大工作團隊協助桂林社區振興在地茶的產業
古坑桂林山區早年是雲林產茶區之一,據地方耆老說,全盛時期全村超過九成村民家中都有茶園,因人口外移、人口老化,許多茶園閒置荒廢,或改種檳榔、柑橘等農作,現僅剩少許茶園仍有在收成。桂林女兒、雲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劉雯瑜指出,雲科大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為協助找回桂林產業,經與村民訪談發現大家都很懷念當年入夜後大家聚在一起泡茶、聊製茶、採茶經驗。 劉雯瑜帶著雲科大工作團隊協助桂林社區振興在地茶的產業,聘請茶專家到社區教大家更多茶知識、如何製茶、採茶,因為剛開始研習課都是婦女朋友,所以成立「桂林女茶隊」,女茶隊中有人對茶一竅不通,有人家中早年有茶園、茶廠,經多次研習現在大家對茶有更進一步認識。劉雯瑜說,女茶隊越做越像樣,許多對茶有興趣的男性村民,還有就讀國中、國小的孩子也加入,今年茶隊有十六人參加製茶士考試,有十五人通過,年紀最大七十三歲黃爸爸、最小剛滿十八歲的張怡宣。張怡宣小時候曾跟著媽媽去採茶,對茶有特殊感情,喜歡採茶、製茶,特別愛喝茶,加上自己學機械工程,希望能對未來地方茶產業盡一份力。劉雯瑜說,桂林的茶種以青心烏龍及金萱最多,採自然農法,除了採茶、製茶,也教泡茶茶席,希望透過培訓及推廣,讓製茶技術傳承,甚至年輕人回鄉承租閒置茶園以友善自然農法管理,找回社區早年家家戶戶有茶喝、處處可串門子喝茶的美好風俗。
2019
/
07
/
14
雲科大、豐泰文教基金會辦「2019國際文化夏令營」
雲科大、豐泰文教基金會辦「2019國際文化夏令營」6國18位學生志工 愛無國界 蹲點土庫(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0709 15:40:07)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今年辦理第三屆「2019國際文化夏令營(2019 International Culture Summer Camp)」,招募來自各國志工至土庫宏崙國小,自7/9(二)至12(五)進行為期4天的暑假夏令營活動。 2019國際文化夏令營由豐泰文教基金會贊助經費,雲科大服學組主辦,甄選來自俄羅斯、越南、印尼、印度、馬來西亞、日本及本國志工,共18位同學(國外10人,國內8人)。前往雲林土庫鎮宏崙國小,為學童帶來國際文化的饗宴,增進國際視野,也讓各國志工感受不一樣的鄉鎮風光並品嘗在地的台灣特色小吃。豐泰文教基金會蕭秀霞執行長表示:該基金會長期關注雲林偏鄉學童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特別挹注經費支持此活動,希望藉由雲科大帶領的國際團隊,讓雲林偏遠且資源較不足的學童,得以在輕鬆快樂的活動中學習各國文化與外語,並體驗用外語與國外志工交流談話。 這群來自各國的學生志工們,為宏崙國小設計為期4天的多元活動,其中越南志工帶來「越南粽」的介紹並運用輕黏土讓學童製作仿真的越南粽吊飾,印度志工教當地的「TULUGU」語,運用遊戲的方式學童可以快速學會簡單的單字及語句,日本志工糯米糰子教學,讓學童動手做屬於自己形狀的糯米糰子,並搭配獨門的日式醬汁,另外在「一起過節趣」的課程中,俄羅斯志工為學童帶來歐洲特殊節慶的介紹,並挑選出義大利面具節讓學童自行裝飾面具後體驗一場面具SHOW,每日課程皆有安排國際志工介紹該國的文化、藝術、宗教及語言等跨文化溝通課程,把當地的介紹給台灣學童進而提升學童的國際觀。營隊也邀請土庫在地青農林家良先生為各國志工安排土庫在道地的一日體驗行程,讓志工能自己動手做土庫特產花生糖及台灣點心紅龜粿,希望志工們能對雲林留下美麗的回憶。 雲科大薛雅馨副學務長表示,雲科大長期推動國際志工服務學習,除了帶領學生至海外服務以外,在雲林縣的國際文化夏令營活動已經邁入第三屆,本年度與土庫宏崙國小,期待凝聚世界各國與來自全台各地志工們的服務心,達到三贏的成效。 本營隊成立FB粉絲專頁,將會放上服務期間的生活點滴,歡迎大家上FB搜尋「國際文化夏令營-雲林&雲科大 International Culture Summer Camp」按讚並分享給來自各國學校的同學朋友吧!
2019
/
07
/
09
2019視傳系碩士班創作聯展-「小農大聯盟」,以設計專業協助地方小農!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創作聯展-「小農大聯盟」,7月7日(日)上午10時於雲林縣斗六行啟紀念館熱鬧開展暨舉辦開幕茶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創作聯展是該系年度盛事。該活動呈現學生在追求知識與思考之餘,也能擁有實踐設計之能力,並適時地對社會時事發展及周遭生態環境表達關注之意。 該系廖志忠主任表示,在每次不同的社會議題下,學生可以透過個人作品意象及形象設計,展現其設計新意,提昇多面向的觀察力、創造力、創新力,以達到激發設計思維及設計實務之目的。該創作聯展主題為「小農大聯盟」。「小農大聯盟」以雲林縣推動友善環境耕作之小農為核心對象,協助小農拓展有機及友善農產品行銷通路,以消費帶動生產成長,翻轉農業,城鄉創生。聯展以社會實驗為發想概念,深入友善農法對生產者、消費者之價值,其行動內容以影像紀錄為手法,分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二階段,藉由青年設計師的創造力,重新思考並透過創意設計提出新概念,期許為小農們整合農業文創、農業產銷,營造更美好的市場美學、生活永續,並促使小農們串連為「小農大聯盟」,建立共同識別品牌形象,提昇產品附加價值,凸顯安全農業,創造農產品嶄新價值與格局。展覽時間自7月7日(日)起至7月14日(日)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全體師生誠摯邀請各位貴賓共襄盛舉,一起體驗新世代設計師的視覺饗宴。
2019
/
07
/
09
生態想想-故宮x蘭博x臺博 聯合特展
展覽媒材除了有新奇的多媒體的藝術展之外,還包含有珍稀的臺灣雲豹、石虎、臺灣黑熊、儒艮等知名標本也都將出現。蘭博館也搭配展出人類與環境互動產出的具象母題史前遺物金鯉魚與人獸型玦仿品,以及常民生活中有關生態系列的碗盤,也都將出現在展覽中。根據清朝《海錯圖》打造的「海錯奇珍互動劇場」,讓民眾可拿漁火燈在劇場底下互動, 見證國寶動起來的瞬間,一旁有真實的生物標本供民眾對照特徵。在看完古代各式多樣的生態物種,我們時空穿越一路回到現代,在結尾處展出實際從海灘或海中撿拾回來,是人類產出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使得海洋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迫害,我們必須反思人與環境共存的那份和諧,讓觀眾能更珍惜大自然的美,一同關懷我們周遭的自然環境。 活動訊息 展覽日期 | 108年6月14日至9月3日展覽地點 |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一樓特展室開放時間 | 週四至週二9:00-17:00 (每周三休館) 16:30起停止售票,16:50後停止入場。
2019
/
06
/
30
雲科大社團再出發 下鄉服務樂多多
每年寒暑假,雲林科技大學的學生社團總是準備各式各樣主題,到各個偏鄉小學辦理營隊。今年暑假也不例外,從7月2日起至7月11日止,將有4個社團來到雲林縣台西、二崙與水林鄉,與小朋友們相見歡。偏鄉小學學童一到寒暑假,可能不像大都市的小朋友一樣,上安親班、才藝班,或付費報名各種夏令營。因此,不少學校為了讓小朋友的暑假也能不孤單,大都會安排許多課外活動。 雲科大的大哥哥大姊姊很幸運的申請到教育部及公益基金會補助,與雲林縣的四所偏鄉小學合作,推出民俗文化、CEO養成、樂活及環保等主題的夏令營,提供小朋友免費報名參加。雲科大課指組表示,近年來因為打工、服兵役跟實習的關係,大學生寒暑假願意參與公益活動的人越來越少,這些社團能克服這些因素辦理偏鄉小學營隊,真的很難得。這些社團在學期中,得先一一洽詢願意合作的小學,再來要撰寫計畫書申請各種補助,然後安排緊湊的籌備活動,就連期末考週可能都還要開會討論教案。此外,活動要推陳出新,也考驗著社團的創新及資源整合能力,比如雲心救護社以樂活急救為主題,就是希望除了傳授小朋友社團最擅長的急救知能外,還要符合時代需求,推廣小朋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勤運動、健康飲食等,而為了加強防災知識,特地邀請雲林縣消防局到大同國小進行分站體驗教育,讓小朋友都能培養自救與救人的正確知識,真的很用心。雲科大蔡佐良學務長在6月28日上午舉行的授旗典禮表示,感謝雲科大的社團,熱心服務的精神,也提醒服務員們預防熱傷害並注意安全。授旗結束後,由社區服務團與雲心救護社率先出發進駐水林鄉文正國小與二崙鄉大同國小。目前所有營隊都還有名額,歡迎家長與合作的各個小學洽詢報名。圖說:雲科大社團再出發,下鄉服務樂多多-蔡佐良學務長與鄭宇伸組長與服務員合照。
2019
/
06
/
28
雲科大與大阪工業大學跨國際之共創教學與在地實踐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以及未來學院,和日本的姐妹校大阪工業大學,於2019年6月17日至20日間,辦理兩校的課程共學及交流活動,移地教學圓滿成功,兩校的師生也建立起更深厚的伙伴情誼。由大阪工業大學設計學部的今井美樹教授以及木村元彦副教授,帶領了12位本校的學生, 參與了設計學院創意生活設計系開設的兩門課程:分別是由彭立勛副教授開設的原住民社區設計以及張岑瑤副教授的品牌服務設計課程。活動部分經費由雲科大所獲得之教育部科技大學國際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所支持,由未來學院陳譽云老師,在一年前開始著手規劃及接洽並協調各單位,共同籌備了含括福祉相關產品與社區設計的課程共學、參訪雲科大智慧機器人之成果、學生在地實踐作品共同展覽發表會,及深入了解在地文化等多層次、多樣性之交流活動。本次雲科大及大阪工業大學兩校的共學及交流營隊,由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以及設計學院黃世輝院長,共同見證同學們交流的成果與展出,且有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三小市集等在地組織之協助,讓國際交流活動更落實在地圓滿成功。活動內也拜訪了清水區的拍瀑拉文化基地、認識拍瀑拉文化及大肚王國的歷史考證、日本神社遺址、國民政府軍營等同一地點發掘出來的多重文化樣貌,探討如何進行設計實踐的議題;而大阪工業大學的師生們,則帶來了已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阪堺市仁德天皇陵墓群,文創應用、福祉設計及行銷的議題,兩校師生將議題轉化設計,共同發表及成果展出;期望兩校今後能夠透過每半年間的互訪與共創學習,加深彼此的設計能量,希望能夠再進一步的深化交流中,呈現兩校在國際交流、共創學習的努力,以及典範形塑的過程。
2019
/
06
/
28
新零售崛起 雲科大緊密接軌
雲林科技大學跨系所合開的商業自動化中心,因應新零售崛起,全球零售業朝智能商店型式發展,未來將有顛覆性的轉變,去年更名為「智慧商務中心」,結合產、官、學、研資源,緊密連結新零售的需求,培育業界所需人力。各行各業期待都期待學用合一,學生在校所學的與進入職場工作內容越相近越好,2018年本校獲教育部補助「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 便在智慧商務中心建置智慧商業實作場域,使學生畢業就能與就業接軌。雲科大多年來以「為學生找到未來、讓工作找到人才」為目標,提升技職教育整體競爭力,回應業界對於優質技術人才的渴求。智慧商業實作場域就有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慧金流、智慧科技四大領域,結合產、官、學、研資源,緊密連結新零售的需求,培育業界所需人力。獲得經濟部工業局補助下,本校與中華電信合作以南仁湖企業「古坑綠隧驛站」為實作場域,運用智慧物聯技術打造無人超市,將導入智慧感知互動展售櫃、室內微定位導覽APP、互動遊戲電視牆等新穎技術,打造虛實整合消費體驗園區。除了實體方面運用運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技術整合,也把智慧物聯技術運用在農特產品無人商店;「未來超市」的營運效是否能提升,更有賴智慧化的設備及技術,以獲得更精準的數據,因此智慧零售的應用技術,也會在「未來超市」中完全應用,使農產品不再價廉賤售,成為未來銷售農產品的發展主流。 詳細報導連結請點此
2019
/
06
/
20
小墾丁渡假村攜手雲科大 「鳥居營」復育領角鴞
這項活動,由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張文山與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藍春琪、小墾丁渡假村總經理張福生與生態村策展人黃耀寬,率領27位同學參與領角鴞巢箱製作,並邀請領角鴞達人蔡志偉指導,如何為台灣的貓頭鷹,進行棲地補償。 張福生指出,小墾丁將打造為國際教育研學基地,將台灣特有的生態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 每年5到10月有55種陸蟹可看,每年7到9月有台灣窗螢蹤跡,每年9月有20多萬隻赤腹鷹過境,以及10月6萬多隻灰面鵟鷹過境,因此,與雲林科技大學攜手共同打造遊學課件,希望成為台灣研學的教育基地。 張文山表示,鳥居營與藍春琪老師合開,經過三天兩夜體驗,展開地方產業的服務地圖與體驗藍圖,課程主軸之一是地方創生,希望用設計為地方找來新的機會,進一步創造青年才俊留鄉或返鄉,像許多雲科大畢業生已留在偏鄉發展,並找出地方產業特色,如留鄉的南投埔里波波米繪本民宿,或返鄉的南投埔里木材音樂盒敲敲木工房。 張文山強調,「Local is Global」,以生態、生活與生產的三生概念為課程主軸,在生態永續的前提下,找到生活與生產的平衡,自己認為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是生態,像此次被小墾丁驚豔的猛禽、陸蟹、螢火蟲、蝴蝶與四季星空等,都是台灣可以享譽國際的特色。 藍春琪指出,結合通識文學與創新課程,將傳統中文課程導入創新思維,再結合產業體驗,以「Old is New」概念整合未來、設計、管理與工程等學院老師,讓同學習得創意思考,透過不同學院科系同學的腦力激盪,形成跨領域學科的整合與對話平台,像鳥居營從大一到碩一,不同的科系與年級,激盪出迷人創意。 傳授領角鴞巢箱製作的達人蔡志偉指出,台灣總共有12種貓頭鷹,包含棲留性的黃魚鴞、褐林鴞、灰林鴞、鵂鶹、草鴞、領角鴞、黃嘴角鴞、蘭嶼角鴞,還有遷徙性的褐鷹鴞、東方角鴞、短耳鴞、長耳鴞,其中,最大的貓頭鷹是黃魚鴞,農村與都市中最常見的則是領角鴞。
2019
/
06
/
12
雲科大文資系舉行文化山海觀研討會,簽訂產學合作以促進文資人才培育!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舉辦文化山海觀國際研討會已進入第十九年, 今年以「文化鏈:文化生態與文化資產教育的再鏈結」為主題,包含「價值觀念的乘載」、「文化的實驗室」、「鏈結教育計議」等多元議題,為文化資產生態的教育議題進行充分討論。 本次會議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蘇純繒副校長開場,開幕式現場邀請多個單位簽訂產學合作簽約儀式, 包含:全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非典策畫有限公司、斗六太平大街發展協會、禾典工程行、黃棟群建築師事務所、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努客音像工作室、南投縣竹生活文化促進協會等成功簽署合作協議,期望透過學術與產業應用發展,將雙方資源互補並與產業建立合作鏈結,透過經驗交流、產學合作、輔導技術等,共同創造人才培育合作成果! 2019年文化山海觀國際研討會邀請到柏林應用科技大學考古與歷史文物保存修護系資深教授Matthias Knaut,與法國東部法朗德孔德省文化資產部門主任Philippe Mairot進行專題演講,廣邀文化資產各界學者、專家與有興趣的民眾、學生參與,引起熱烈討論與迴響,研討會於24日圓滿落幕。
2019
/
05
/
2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