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利害關係人問卷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活動新聞
榮耀事蹟
永續知能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校園安全與健康促進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人權保護與平等教育
資源共享與社會共好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
校園生態景觀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活動新聞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雲科大2024USR北港場域年度成果展圓滿落幕
雲科大2024USR北港場域年度成果展圓滿落幕 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研究中心USR計畫執行團隊(以下簡稱智地中心),2024年12月7日至12月8日,在北港的歷史建築—大復戲院舉辦年度成果展。以「從心靈遍路到智能觀光-雲林朝聖廊帶的地方設計:雲科大2024USR成果展」為題,團隊成員由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黃世輝、蔡旺晉、彭立勛、謝修璟及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王淑宜助理教授組成,他們帶領各自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學生將北港在地的宮廟文化、傳統藝術進行調查與轉譯設計。 黃世輝教授的團隊與北港義民廟合作,廟中保存多樣工藝,如交趾陶、木雕、石碑、粧佛等,並設計介紹DM及NFC(近場通訊)設備;蔡旺晉教授的團隊以「藝閣」及「藝陣」為發想,參與北港藝閣扮演,運用創意思維打造出多部藝閣模型,建立藝閣LINE官方帳號統一存放藝閣相關資訊;彭立勛教授的團隊以北港光明屋書店及青年軍為發想,設計出相關明信片、徽章、環保袋等周邊商品及視覺圖像;謝修璟教授的團隊將北港宮廟文化的元素融入日常物品與互動裝置,設計出桌遊、鑰匙圈、桌曆及遊戲等文創商品;王淑宜教授的團隊與北港集雅軒合作,學習鼓吹引子的製作及轎前吹演奏。期望用多種方式讓遊客能夠發現仍留存北港的傳統文化。 開幕當天,邀請「南管演奏」北港集雅軒進行「轎前吹工作體驗坊」與汾雅齋南管樂團的專場演出,呈現南管樂的優雅與文化底蘊,並邀請北港鎮公所觀展支持雲科大學生們的創作。開幕致詞時,持續幫助智地中心深耕北港的蔡享潤老師表示:「北港是個有很多故事的地方,不僅有媽祖的文化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被挖掘的在地文化,我自己是安靜的做啦,現在和雲科大的團隊合作,讓更多文化被看見和熟知,是相當感謝的。」 北港場域召集人蔡旺晉教授表示:「作為北港場域召集人,看到雲科大的學生與北港場域的傳統文化,從懵懂的探索最後深入瞭解並取得學習成果,這樣的成長是相當感動的。身為北港人,看到北港被後起新秀挖掘,建立許多創意設計,希望大家能廣為宣傳,讓在地居民和來往觀光客看見。」 最後,計畫主持人黃世輝教授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如同集雅軒演奏陋室銘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北港是個文化富饒之地,場地不在大,但內容極具芬芳,融合北港的傳統文化與新生代青少年的創意,聚集精萃在極具歷史意義的大復戲院中展出。 北港場域年度成果展活動大合照 「南管演奏」北港集雅軒開幕式表演 蔡享潤老師開幕式致詞 成果展導覽-1 成果展導覽-2 承辦單位: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黃世輝 主任 聯 絡 人:許嘉娟 聯絡電話:055342601*2870
2024
/
12
/
09
雲科大材料科技研究所「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
雲科大材料科技研究所「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台灣自旋科技研究中心」10年8月成立「台灣腦功能激發實驗室」,旨在發展腦神經科學之相關研究,以結合北/中/南醫療診所建立台灣區腦功能疾病醫療合作中心為主軸,整合雲科大與產學力量開發腦功能檢測與激發技術及人才。研發台灣腦功能疾病分析軟體,運用臨床數據庫資料收集和程式計算技術,來加速發展智慧醫療應用如腦功能疾病的早期預測、判讀及治療所需的參數。培育EEG及TMS結合之相關人才與技術整合,有助台灣取得相關領域的國際領導地位,提升我國在數位醫療技術上的競爭力。發展方向包含: (1)腦電波圖於腦功能疾病上的檢測分析技術(2)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在腦功能疾病上的應用(3)AI輔助腦功能疾病嚴重性之判別技術(4)iTMS個人化最佳化治療方案等核心技術之開發(5)類腦材料、元件、技術之開發。主要針對之腦功能疾病如:憂鬱症、中風、失智等。 材料科技研究所113年12月7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舉辦「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展示「個人化腦電磁刺激技術開發」成果。由材料所吳德和教授/李景明副教授/葉林秀副教授等共同發表,該團隊近期與『秀傳醫院』、『高雄/台南元元診所』、『南投佑民醫院』、『慧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成果。共同針對『經顱磁刺激與腦電圖相結合在腦功能障礙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進行開發,運用臨床數據庫資料收集和程式計算技術,來加速發展數位醫療應用,特別針對腦中風/憂鬱症部分的嚴重性判讀、治療所需參數、最佳治療方案等成效。 團隊獨創之個人化穿顱電磁刺激(iTMS)技術:目前中風/憂鬱症/失智等病症之治療參數都是單一化的,故成效上並非對每個人都有效,有些人需要更長期的時間治療,有些更是反覆退化復發。團隊研發結合EEG腦波圖與TMS刺激反應,找出最佳的個人化治療參數(iTMS),利用共振原理更有效率的提高治療成效。 未來雲科大材料所將會持續不斷精進努力創新,致力於新穎科技材料領域的研發,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就讀本所。 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大合照 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講師合照 承辦單位:材料科技研究所 單位主管:陳元宗 聯 絡 人:葉林秀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3665、3651
2024
/
12
/
07
雲科大展現頂尖永續實力,獲得2024永續典範大學、中文永續報告書白金級、英文永續報告書銅級三大殊榮!
雲科大展現頂尖永續實力,獲得2024永續典範大學、中文永續報告書白金級、英文永續報告書銅級三大殊榮!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TAISE)於2024年為了更聚焦醫院和大學組織特性,將醫院與大學組織從企業永續獎(TCSA)中獨立出來,成立單獨的獎項—「台灣永續大學獎(TUSA)」。今年永續大學獎各獎項共有41校報名,其中「綜合績效」獎項高達22校爭取榮譽,參賽校數較去年成長一倍,競爭激烈程度更勝往年。 雲科大透過全校性永續發展策略之推動,與USR師生團隊的有力運作,在今年度開展多達72項行動方案,涵蓋在地關懷教育、環境生態行動、產業鏈結與社區協力以及文化永續推廣等廣泛議題。這些具體的行動方案不僅展現了學校對社會與地方的深厚連結,更鏈結了永續經濟、社會與環境的需要,在校務發展與永續策略的雙向推動下,贏得評審的高度讚譽,使雲科大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再次榮獲「綜合績效」獎「永續典範大學」之最高殊榮,且位列台灣十大永續典範大學第三名。該獎項評估雲科大在治理、社會、環境及夥伴關係等綜合性貢獻,顯示出學校在永續績效方面的卓越表現。另外,永續報告書獎項部分,雲科大的「中文永續報告書」再度榮獲「白金級」最高榮譽,「英文永續報告書」也獲得全球企業永續獎(GCSA)「銅級」肯定,持續創造豐碩永續佳績。 值得一提的是,雲科大在今年TUSA、GCSA與APSAA上共計獲得六大獎項,除上述永續典範大學及永續報告書獎外,在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上也斬獲二金一銀。雲科大永續績效不只在台灣國內表現亮眼,在世界評比上也表現地相當出色,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4世界大學排名,雲科大名列全球第501-600名,國內第8名;2023年度世界綠色大學評比則為排序前5.7%之大學。可見,雲科大展現大學社會責任的積極度與對全球永續發展的貢獻力。 校長楊能舒表示,雲科大秉持教育的力量,不僅致力於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未來人才,更大力推動社會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雲科大結合技職教育優勢,聚焦於產學合作,以「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之五化策略積極發展,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努力。未來,學校將繼續保持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透過透明且主動的參與,共同推動社會與環境的長遠發展。同時,雲科大將不斷提升教育模式與資源整合,協助學生掌握解決當代挑戰的能力,持續為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出具體貢獻,期望成為台灣技職教育體系中推動永續發展的標竿。 雲科大於20日頒獎的TUSA台灣大學永續獎獲得十大典範大學獎、中文永續報告書白金級以及英文永續報告書銅級 2024台灣大學永續獎大學組合照,雲科大楊能舒校長(前排右5)代表學校領獎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吳思芳 聯絡電話:05-5342601#2484
2024
/
11
/
21
2024【永續素養與實踐,生涯導航】通識課程影片製作競賽暨成果發表會
2024【永續素養與實踐,生涯導航】通識課程影片製作競賽暨成果發表會 雲科大的發展目標重視師生的教學符合經濟、社會與環境的需要,通識教育中心創新規劃永續素養實踐及生涯導航兩門必修課程,由實施多年的服務學習勞作教育改採線上自主學習方式教學。並且在學習後轉化爲實踐的行動,在實踐中辯證永續素養與生涯導航的學習目標。通識教育中心於113年11月13日舉辦,2024【永續素養與實踐,生涯導航】通識課程影片製作競賽暨成果發表會。透過影片製作,鼓勵同學們從線上學習延伸到線下的應用與實踐學習,設計一個有吸引力且具有教育意義的競賽。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這些領域的實踐與探討,期待看到各類創意影片,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素養理念、學習如何規劃生涯目標和啟發,從而提高社會對這些議題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此次競賽,參與同學逾300名共55組,競爭激烈。邀請李翊駿老師、蔡旺晉老師、沈瑞源老師評審,挑選出12組入圍決賽,再從中選出最佳通識獎、最佳創意獎、最佳視覺獎、最佳配樂獎、競賽獎前三名等7項獎項。 由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的7組作品,憑藉其創新性、藝術性及深刻的情感表達,成功贏得評審高度評價,並以非凡的視覺呈現和深刻的情感共鳴,實現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的藝術作品。學習永續素養與實踐、生涯導航,培養學生的通識素養核心,提升學生影片製作能力,更是這次影片製作競賽的亮點。 雲科大通識中心影片競賽暨發表會 方副校長為同學們加油鼓勵 承辦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聯 絡 人:黃秀瑜 聯絡電話:(05)534-2601 轉3103
2024
/
11
/
13
雲科大推動USR國際接軌計畫,深化南向馬來西亞永續合作
雲科大推動USR國際接軌計畫,深化南向馬來西亞永續合作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於11月6日進軍馬來西亞,與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UTAR)締結新里程碑,共同推進跨國大學社會責任(USR)合作。此訪不僅加深雙方合作關係,更與怡保地方創生團隊PLab及怡保師範學院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台馬新南向永續發展合作計畫」。 雲科大與拉曼大學的交流自2006年建立姐妹校關係以來日益頻繁,涵蓋教師進修、學術考察、訪問、講學以及實習交換生等多元活動。特別是在2021至2022年間,雲科大張文山主任帶領團隊協助馬來西亞怡保PLab地方創生團隊成功策劃「雪州新村好品大賽BAIK_Selangor」,成為馬來西亞首個由州政府主導的品牌推廣活動,創造超過43萬令吉的銷售業績,並輔導多個地方品牌成功轉型。這項成就使雲科大獲得2022年「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APSAA)的榮譽。 2023年7月,張主任再次率隊前往馬來西亞怡保進行田野調查,與當地社區深入交流,並開始規劃後續的台馬新南向永續發展合作計畫。該計畫預計於明年初正式啟動,為期3年,將由雲科大永續中心USR與USR-Hub團隊對接,與台灣小鎮文創、拉曼大學國際發展事務處、怡保師範學院,以及PLab等單位合作,共同實施包括地方創生、社會影響力發展等六大合作項目。 雲科大永續中心將以兩地大學與社區的共創模式,啟動以下六項合作項目: 新南向兩地大學USR團隊共同進駐地方場域合作計畫; 新南向兩地大學社會責任地方影響力與SROI平台發展計畫; 新南向兩地大學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與共伴計畫; 新南向兩地大學雙聯學制與境外專班合作計畫; 新南向兩地大學永續韌性據點孵化計畫; 新南向SDGs研究議題輔導計畫。 合作計畫不僅代表雲科大對國際社會責任的持續承諾,也展現其在培育地方特色產業經營人才方面的前瞻性視野。雲科大與拉曼大學的合作,將為台灣及馬來西亞的地方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進一步推動雙方在教育及社會責任領域的深度合作。如同雲科大的口號:「大學的課程,就是地方的課程;大學的人才,就是地方的人才」,期待新南向合作計畫預計將為地方發展開創新局面。 雲科大此次馬來西亞之行,不僅強化了USR與南向永續合作,亦深化了技職教育的國際連結。未來,雲科大將持續與馬來西亞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攜手,共同致力於永續發展目標,將台灣教育影響力推向國際。 永續中心張文山主任與拉曼大學國際長交流 參訪拉曼大學圖書館等校園資源 雲科大、PLab地方創生團隊與怡保師範學院交流 雲科大永續中心團隊成員與拉曼大學團隊成員合影 與PLab簽屬合作備忘錄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張世良 聯絡電話:2484
2024
/
11
/
12
雲科大展現在地創新與社會實踐成果,蟬聯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前五名佳績
雲科大展現在地創新與社會實踐成果,蟬聯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前五名佳績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2024年「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中榮獲技職組第5名,再度證明學校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上的深厚實力與不懈努力。此次排名彰顯雲科大在大學治理、教學承諾、環境永續及社會參與等領域的具體成效,體現了學校肩負社會責任的承諾,以及凸顯大學在社會參與方面的影響力。 雲科大秉持「深耕在地、服務社會」的USR方針,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持續投入環境保護、在地文化振興及技術創新等領域,形成了成功的產學合作與在地共創模式。通過各項USR計畫,帶動師生們在課堂學習之餘,也能關注各項社會議題,成為社會實踐與永續發展的積極推動者。 雲科大迄今已發行第六本永續報告書,全面記錄學校在永續與USR實踐中的進展,內容涵蓋環境、社會及經濟面向,展現了身為一所「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的社會責任,更體現對永續發展的韌性與堅持。 此外,今年8月間,雲科大在「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APSAA)中榮獲多項殊榮,包括張傳育教授的「智慧檢測提升光能效率」金級獎項、周玟慧教授的「數位媒體倡議—社會永續設計共生行動」銀級獎項,及黃世輝教授的「雲林溪水資源公民行動」金級獎項,展現學校在跨領域USR實踐上的顯著成果。為了進一步推動USR,雲科大於10月24日由方國定副校長與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張文山主任帶領校級USR專責單位(永續中心)與五組USR計畫團隊,前往台北參加教育部第四期(114-116年)USR簡報審查,展示學校在USR實踐上的深耕投入與創新展現。 展望未來,雲科大將持續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為根基,以回應地方需求、融合國際趨勢、系統化之USR推動策略,在教育品質、社會責任、綠色校園等方面穩步地朝永續發展願景邁進,成為技職教育體系引領永續發展的標竿大學。 雲科大榮獲2024天下USR公民調查永續大學Top_25 雲科大方國定副校長與張文山主任帶領5組USR計畫團隊參加教育部第四期(114-116年)USR簡報審查 2023雲科大永續報告書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吳思芳 聯絡電話:055342601#2484
2024
/
11
/
04
雲科大攜手崙禾協會、美林國小!簽署MOU共創文化永續三贏
雲科大攜手崙禾協會、美林國小!簽署MOU共創文化永續三贏 雲科大為落實文化永續的長遠目標,113年9月28日由漢學所葉衽榤老師代表與崙禾美地創生協會陳梧桐理事長、美林國小張志郎校長簽署MOU,建立人才培訓制度,長期培養合全堂獅陣團下一世代人才;同時面向美北村的合全堂,共同恢復崙禾村落的尚武精神與獅陣傳統,凝聚在地居民向心力,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並建立溪口鄉的文化永續人才培訓制度與產學推廣活動。 早期的崙尾村落,在地居民崇尚武術,農忙之餘全村村民會一起打拳練身體,彼此拳頭碰拳頭,因此有「崙尾拳頭椪」之名。居民不只因此獲得保護家園的能力,也藉此凝聚向心力,衍生了獅團的村落文化。雲科大、崙禾協會、美林國小針對溪口簳仔獅傳統復興與文化觀光行銷,共同推動永續行動。 MOU簽署當日並舉辦民俗體育與獅陣文化推廣活動,超過300人次在溪口鄉崙禾協會、美林國小、溪口國中、雲科大(FB201、FB204、綜合教學大樓一樓廣場、學生活動中心中庭、人文學院)參加活動。 活動領隊之一的陳梧桐理事長回歸故鄉溪口創立協會以蘆筍翻轉農村崙禾社企提高農作價值,辦理民俗文化體育邀請賽促進地方文化永續發展,未來更規劃到馬拉威鑿井幫助非洲居民有乾淨飲水,是崙尾的大慈善家。溪口國中教務主任黃孝文老師曾拍攝紀錄片《神毽飛揚》,率領毽子、毽子、陀螺、扯鈴等隊伍獲獎無數,近來推動無人機教學享譽無數,更在今年教師節當天不辭辛勞,率領團隊進行交流和經驗分享。 本次活動獲得各校學生熱烈響應,眾多學生事先報名參與外,臨時與現場加入的同學也不在少數;由於活動氣氛動人鑼鼓喧天,也吸引了未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圍觀驚嘆。參與者們實際體驗毽子、陀螺、獅陣等民俗文化的魅力,成為未來文化永續的重要種子。 簽署文化永續MOU 民俗文化打陀螺體驗 民俗文化獅陣體驗 民俗文化做毽子體驗 民俗文化踢毽子體驗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王新恩 聯絡電話:分機301
2024
/
09
/
30
雲科大啟動「2024澎湖復育珊瑚海,共創永續新藍海計畫」強化永續發展教育與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永續中心)9月12日與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共同推動「2024澎湖復育珊瑚海,共創永續新藍海計畫」。這項計畫將珊瑚復育與高等教育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緊密結合。透過實際參與復育珊瑚的潛水種珊瑚體驗活動,師生和公眾不僅親身體驗生態保護,更是直接對海洋生態系的恢復作出貢獻。 澎湖水域與雲林縣比?鄰接連,雲科大永續中心希望以長期陪伴的方式,加強SDG14「海洋生態保護」的支持。通過復育珊瑚海的創新永續素養與實踐教育實踐,不僅旨在增強社會對海洋保護的認知,更透過一系列教育活動與多媒體影音教材的製作,推廣對永續發展的全面理解。特別是,計畫團隊將製作教育影片,詳細記錄復育過程和成效,並透過網路平台進行廣泛分享,激發更多人對海洋永續議題的關注和行動。雲科大期望為阻止海洋生態系的進一步退化提供實證支持,同時培育未來的環保領導者。 該計畫不只要復育澎湖的珊瑚礁生態,更希望結合民間企業的資源,透過親海的生態復育教育,提升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推動真正的海洋永續發展。展望未來,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將持續致力於為創造永續的海洋環境貢獻其學術力量和社會影響力的使命。 雲科大永續中心師生至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參觀及討論後續合作方向 雲科大永續中心張文山主任與師生在種苗場種植珊瑚盆栽 雲科大永續中心與師生參與下潛活動復育珊瑚 雲科大永續中心與師生體驗復育珊瑚後之大合照 雲科大師生下潛至海底復育珊瑚之海洋生物多樣性畫面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李沅沂 聯絡電話:05-5342601#2484
2024
/
09
/
13
藍天守護神 雲科大智慧環保再獲金矽獎肯定
藍天守護神 雲科大智慧環保再獲金矽獎肯定 斗六市因地形限制與六輕石化產業的影響,每年秋冬季節的空氣污染情況相較其他地區尤為嚴重,台灣國內同時面臨少子化的缺工問題,再加上台積電磁吸效應下,致使年輕學子投入環保稽查工作的意願日益漸少,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王斯弘助理教授與電子系、AI技優專班學生,卻在智慧環保AI應用領域默默耕耘已有4年之久。 他們的第一項作品「制高點精準AI煙霧探測系統」結合增強式學習影像定位技術,獲得教育部2022年智慧晶片系統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智慧環境組銀牌,此套系統陸續被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彰化縣、台南市、宜蘭縣等環保局採用,24小時監控並自動辨識空氣污染,讓露天燃燒無所遁形。 第二項作品是「邊緣運算技術應用於智慧化營建工地監控」,已被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等環保局採用,今年更在2024旺宏金矽獎應用組中榮獲銅牌,該系統整合邊緣運算AI裝置與感測器,應用於環境污染預防及抑制,對工地進行自動化、智慧化管控,使營建業主能自主進行即時監測及防制工地污染。 雲科大師生致力鑽研於AI專業知識來解決跨領域產業應用,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摸索陌生的跨域產業問題,進一步提出創新技術來解決根本問題,從AI模型開發、系統整合到應用場域的測試,每位學生辛勤積累競賽和產學合作的經驗,使他們能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對未來產業的AI挑戰,這些努力也讓雲科大AI尖兵展現出獨當一面、頂天立地的大將風範,同時在永續發展與ESG議題上,雲林科技大學在國內、外大學樹立最佳優良典範。 「邊緣運算技術應用於智慧化營建工地監控」,獲24屆旺宏金矽獎應用組銅獎,蘇副校長與師生一同領獎 「制高點精準AI煙霧探測系統」作品,獲2022年教育部智慧晶片系統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銀牌 同學鐘家凱、劉韋汝、王疏頁與展示作品合影 「邊緣運算技術應用於智慧化營建工地監控」應用於雲林縣虎尾社會住宅場域 2022年嘉義縣翁章梁縣長視察「制高點精準AI煙霧探測系統」 承辦單位:電子工程系 單位主管:林慶煌主任 聯 絡 人:王斯弘 聯絡電話:05-5342601#4313
2024
/
08
/
02
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辦理產品碳足跡計算指引講座
雲林縣政府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使轄內企業、工廠推動產業淨零轉型合作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服務窗口」,持續輔導本縣各產業積極投入溫室氣體管制及減量。為協助企業及工廠於製程中發掘減碳熱點,雲縣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於113年7月23日,辦理一場次「ISO 14067:2018產品碳足跡計算指引講座」,出席長官包括雲林縣政府計畫處綜合規劃科林坤信科長、本校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及10家企業代表。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林坤信科長表示,為協助本縣產業淨零轉型,本縣已於110年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於112年與雲林科技大學官產合作,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服務窗口」;113年為擴大窗口服務量能,建置「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提供企業、工廠或相關單位即時之碳管理諮詢服務,並提供媒合政府部門資源服務,協助本縣產業投入溫室氣體減量。 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進一步說明,自本中心於111年成立以來,已輔導近百家企業導入ISO 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及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其中51%為雲林縣在地的企業及工廠,本中心除輔導其導入碳管理,並協助申請相關政府補助案,共獲補助款新臺幣4,576萬元。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已於今(113)年5月建置完成,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如企業及或工廠有碳管理、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導入、ESG永續報告書、綠領人才培育等問題,皆可以撥打本縣專線,將由專業顧問師提供相關服務。 「2050淨零排放」已成為國內、外溫室氣體減量長期目標,為瞭解企業碳排熱點並建立碳排放資料庫,組織型溫室氣體碳盤查為基本條件,如欲達成企業節能減碳或永續發展,則須透過產品碳足跡發現內、外部減碳目標及策略,藉以創造企業綠色商機並接軌國際綠色市場。 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05)5342601分機5064
2024
/
07
/
23
雲科大暑假第一站,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系列活動及成果
2024年7月3日在雲林縣政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共同主辦下,在雲科大產學研大樓雲集廳舉辦「因應氣候變遷轉型與賦能論壇」,上午出席了產官學研各方人士近200名,並以「希望方舟、永續雲林」做為攜手共好的開場。 繼日前雲科大在「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全球位居101-200名,該排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要評比,代表雲科大落實永續發展。今特別展現一直以來的努力成果,首先雲科大和雲林縣政府攜手合作「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各項業務,今明兩天接連舉行賦能論壇和增能課程,用以提升雲林縣各行各業及公部門有關氣候變遷專業知能。 論壇一開始由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代表張麗善縣長,邀請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郭昭吟產學長、雲林縣第一屆榮耀雲林典範獎得主,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以及雲林各企業代表,共同宣示方舟抵達雲林,用心地澆灌、孕育出小樹苗,敞開永續雲林之路。 最值得一提的是,雲科大產學長兼育成中心主任郭昭吟表示,本次論壇展示一項成果,就是育成中心和在地進駐輔導企業(樂米工坊和海口公司)共同研發聯名之在地產品蝦米餅作為「低碳好物」禮品,實踐了低碳智慧農業創新之路,此項產品受到與會嘉賓之滿足及肯定,也呼應下午時段的向天歌低碳農業技術報告。 接下來7月8日雲科大將和雲林縣政府人員,前往在地優質企業「誌懋股份有限公司」參訪,蘇振毅董事長以「Ua Floors」為品牌,投入環境醫學與循環經濟來實踐與環境的共好,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淨零學習旅程。 因應氣候變遷轉型與賦能論壇今日於雲科大舉行 宣示儀式由產官學聯手為氣候變遷_轉型與賦能注入新的能量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蒞臨現場進行專題演講 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進行專題演講 台大駱尚廉名譽教授專題演講 承辦單位: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單位主管:郭昭吟產學長 聯 絡 人:林怡瑄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2509
2024
/
07
/
03
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雲科大持續名列科大第一
全球知名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日前公佈了「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此排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評比依據,評價全球高等教育機構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程度,本次全台共51所入榜學校中,雲科大排名第五,持續穩坐全台科技大學第一名寶座。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始於2019年,今年邁入第6年。此次總計有來自全球六大洲,共有125個國家2152所大學進入總排名中,台灣今年破紀錄有51所學校上榜,比去年47所微幅上升。雲科大有5項指標,更是位列世界前 100 名,依排名分別為,全球第 28 名的「SDG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全球第 45 名的「SDG 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全球第 54 名的「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全球第 79 名的「SDG 17多元夥伴關係」以及全球第 95 名的「SDG 12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整體成績躍昇一級為全球排名101-200名,在全台科技大學中排名第一。 雲科大除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表現亮眼外,更致力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創新教學、與鏈結產業。2024「亞洲地區最佳大學」名列排名141名,國內科大排名第二名。以教育部建立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目前最新公告資訊,在專任教師平均承接「產學合作」計畫經費師均為212多萬,排名全國第2,充分顯示雲科大在教師產學能力與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方面,具有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目前雲科大校務發展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等為策略,期望達成師生的發展對接經濟、環境、社會永續需求;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做出卓越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校園,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學校將持續深耕教師發展、學生培育、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等四大層面,塑造永續校園,積極持續擴大學校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全球影響力,克盡大學社會責任。 資料來源:THE 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網址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impactrankings
2024
/
06
/
1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