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校園安全與健康促進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人權保護與平等教育
資源共享與社會共好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
校園規劃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利害關係人問卷
最新消息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智慧辨識中心IRIS張傳育主任榮獲2023國科會未來科技獎
2020年張傳育教授團隊以《零接觸檢測-臉部對稱性,心率及呼吸檢測》獲得2020未來科技獎,今年以《太陽能模組及IR熱斑瑕疵自動檢測技術》再次榮獲2023國科會未來科技獎!在今年逾500件的指標技術中,成為最終精選出的80件關鍵指標技術之一! 相關連結:未來科技館、獲獎名單、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雲科榮耀
2023
/
09
/
05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 2023 亞太永續博覽會獲頒頂尖永續長等多項獎項, 永續頂尖大學實至名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成為永續頂尖大學為目標之一,融入 SDGs 於校務治理與發展目標已有多年,包含數位科技導入、教學創新和社區實務連結校園行動方案等。此外,也制定了長期能源管理計劃,宣告將在2046年實現校園碳中和。除了成為綠色大學外,還致力於成為永續頂尖大學。雲科大的努力成果,在表彰永續發展目標與卓越成果貢獻的「2023 APSAA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上,獲得多項肯定。 校長楊能舒獲得亞太永續行動獎-頂尖永續長獎,全台僅兩位獲得殊榮,實屬不易。在楊校長上任以來,不但不將非都會的區域條件看作限制,而是將雲科大自詡為地方與全球的永續智庫,有責任需要支持社會發展的變革,近年發展一系列數位科技導入、教學創新、社會實務連結的校園行動方案,本次獲獎是在大學永續治理的一大肯定與亮點。此外,溫志超教授的乾淨水源永續環境教育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張傳育教授的智能預警系統促進嬰幼兒健康照護品質及產業獲得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以及王瀞苡教授的五股開臺尊王文資活化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級。 本次亞太暨台灣永續獎結合博覽會,有來自台灣、日本、韓國和其他亞太國家的企業、大學和政府單位,其中更有超過百家公共和私營部門參展。去年 2022 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團隊表現即已備受肯定,成為永續行動獎的大贏家,共有 29 所大學獲得獎項,其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獲得10項獎項。校長楊能舒博士表示,學校在行政、教學和產學等各個領域都與聯合國的 SDGs 十七項目標建立連結,雖然國際社會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永續發展挑戰,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通過其扎實的實踐和創新,展示了高等教育機構在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為永續頂大,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將繼續實踐永續校園目標,提升技職高等教育的永續性,全面促進地方與國際接軌、經濟和環境的永續發展。本次獲獎的團隊作品於七月21-23日在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的雲林科技大學攤位展示,運用互動投影以及穿戴VR裝置體驗等科技,提供參展者深入了解雲科永續參與與推動的成果。另外還展示了本校針對SDGs糧食危機、USR計畫等多款教學應用桌遊等,以系統化與遊戲化互動方式,推動多元議題討論,並透過分享激發創新與跨越合作的新方法,讓雲科永續頂尖大學持續發揮永續影響力。 ▲ 楊能舒校長榮獲2023頂尖永續長獎 ▲ 本次雲科大於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獲得1金1銀1銅與頂尖永續長 ▲ 楊能舒校長榮獲2023頂尖永續長獎
2023
/
07
/
21
雲科THE大學排名大躍進!
每年對台灣各大專院校來說,最痛苦、也最難以說明白的,就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世界大學排名。諸如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跟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上海排名,ARWU),而雲科今年在THE排名中有著明顯的進步,提升100多名,是做足了哪些功夫?原來,早在2017年,該校就開始在兩個領域默默耕耘。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分析四大世界大學排名,針對學校弱項提昇 在今年6月,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所公布的「2023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中,雲科大為台灣地區第七名、科大中第一名,位居亞洲134名。台灣今年有43所學校上榜,去年雲科的排名在第251至第300名的區間,今年則躍升到134名,足足進步超過100多名以上。 雲科大指出,THE排名以「論文引用」、「產學收入」、「國際視野」、「研究」與「教學」等5大指標表現進行評分。楊能舒表示,最重要的是了解四大世界大學排名的指標數據,再來就要選擇與校務發展相關的排名與指標去努力,「不要為了排名而去追求排名。」 像是QS全球大學排名,在雇主調查、學術聲譽面向占50%,這裡頭人為操作空間大,對新學校不利;再加上師生比又占了20%,對於教育部編制下老師數量少的學校也不利,這都屬於學校無法靠自身努力提昇的範疇。 而US News的排名指標,75%與學術發表與論文引用有關,25%決定於學術聲譽調查;ARWU的排名指標100%決定於學術成就,均不符合科技大學貢獻產業科技與人才的使命目標。 最後,則是本次的THE亞洲排名。 教學類指標占25%(教學聲譽調查只占10%、生師比只占4.5%),學術類指標占60%(學術聲譽調查只占15%),產業收入占7.5%,國際化類指標占7.5%,與雲科大的科技大學屬性、校務發展目標最吻合,不利程度(聲譽調查與生師比)也最低。 圖/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蘇義傑攝 6年前開始投入產學合作,學術發表兩方向 所以雲科大從2017年開始,一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在產學合作這個強項上,另一方面則開始補足學術發表這個弱項。 楊能舒表示,產學對雲科大不難,因為基礎很好,但提升學術發表與論文影響力的困難度較大。 「一方面是,我們培養出學術成就高的教師,就被其他國立學校挖角,如本校前幾年獲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2位教師,隔年都跳槽至頂大;另一方面,我們的老師習慣單打獨鬥,而增加國際合作論文是關鍵之一。」 因此,學校也提供許多獎勵措施,諸如鼓勵教師積極發表論文給予獎金,教授的傑出研究也給予獎金肯定等。 至於提升世界大學排名,到底對學校有什麼具體效果?楊能舒說,「我們一方面期待可以招收到更好的學生;但我們也知道,其實收不到頂大的學生。」 至於對外招生來說,他理解外國學生到台灣來唸書,或多或少都會參考排名,有一定幫助,但其實重點還是要放在加強自身辦學的能力。因此,楊能舒認為,提升國際排名只是雲科大辦學的一環,也不是最重要的,透過創新教學與產學合作,發展產業需要的科技、培養產業需要的人才,才是最優先的。 事實上幫助有限,仍以做好辦學為第一優先 誠然,儘管一時之間,許多國際大學排名都有上下,但實際上大學還是要能夠真正認清自己的目標與方向,朝厚實自身的實力、努力邁進,才會讓大學可以培養更多人才出來。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2023
/
07
/
13
2023 THE年輕大學排名:「科大第1、全國第3」雲科大與台科大並列
全球知名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日前公佈了「2023全球年輕大學排名(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此排名係以「論文引用(Citation)」、「產學收入(Industry Income)」、「國際視野(International outlook)」、「研究(Research)」與「教學(Teaching)」等5大分項指標表現進行排名,雲科大在年輕大學排名151-200名,為台灣進榜學校中,名次進步最多,由去年排名科大第2,今年挺進到與台科大並列科大第1,全台排名第3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年輕大學排名始於2012年,以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為評比對象,今年邁入第12年。此次共有963所大學參加排名,台灣今年破紀錄有18所學校上榜,比去年17所微幅上升。THE 2023年輕大學排名方法,採用與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方法來評估,惟權重經過重新調整,以反映年輕大學的使命概況。其中有關於「教學」30%、「研究」30%、「論文引用」30%、「國際視野」7.5%與「產學收入」2.5%,由於雲科大的師均產學金額長期名列全國前7名之中,另加上雲科大近幾年執行學術國際化頗有建樹,因此排名進步顯著。 ▲ 2023 THE年輕大學排名 雲科大與台科大並列科大第1 全國第3 雲科大除了THE年輕大學與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表現亮眼外,在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方面,仍持續維持國內科大第一名;雲科大依舊不敢絲毫鬆懈,更致力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創新教學與鏈結產業。近期榮獲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培育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中部地區汽車零組件產業聚落轉型升級-智慧電動車電控系統區域產業人才培育基地計畫」9,500萬元的補助款,總計畫金額更高達1億元以上,全力培育人才以成為拉動台灣汽車供應鏈升級至智慧電動車產業之關鍵大學。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積極推動互惠型產學教育合作,其產學合作績效亮眼是獲得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評比排名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本校近3年平均每年553件,每年簽約金約5.76億元,雲科大校務發展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智慧化等為策略,期望達成師生的發展對接經濟、環境、社會永續需求;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做出卓越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校園,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 資料來源:THE 2023年輕大學排名 網址連結
2023
/
07
/
05
2023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雲科大名列科大第1、全國第7
雲科大指出,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排名以「論文引用」、「產學收入」、「國際視野」、「研究」與「教學」等5大指標表現進行評分,2023年是它第11年度公布排名。 今年有31個地區661所大學進入總排名中,台灣今年有43所學校上榜,比去年40所增加3所。雲林科技大學去年排名在251-300名的區間,今年排名134名,突飛猛進超過100名以上。 雲科大表示,該校今年不僅名列該項評比的全台大學第七名,且勇奪全台科大的第一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較去年的第118名退步19名,今年排名第137名。 校方分析,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方法中,產學收入評分占7.5%,由於該校師均產學金額長期排名全台大學前7名,加上近幾年執行學術國際化頗有成效,因此排名進步顯著。另外,關於聲譽調查比重25%,涵蓋「教學聲譽調查」10%、「研究聲譽調查」15%,對新學校的不利程度也降低。 雲科大最近也榮獲「2023全球創新大學排名」第101-200名;在產業應用類別評比中,勇奪全球第34名。「2023亞洲大獎」,全台有3所大學脫穎而出,該校為其中之一,獲得「年度教學與學習策略」前八強肯定。 校長楊能舒表示,雲科大校務發展以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智慧化等為策略,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未來將持續深耕教師發展、學生培育、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 資料來源:THE 2023亞洲區世界大學排名 網址連結
2023
/
06
/
26
雲林科技大學與日本千葉大學再開國際福祉機器人專班,課程豐富啟發技術人才多元學習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逾三年,期間歷經各國嚴加防疫,國際實質互動停擺,僅能透過遠距聯繫交流,合作模式亦有所受限。2022年底終於盼來國境開放的佳音,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教育部-科技大學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經費支持之下,再次重啟與日本千葉大學辦理國際專班課程之合作,於2022年12月5日至16日間共同開設福祉機器人學分專班,並選派來自不同領域之28名學士生及碩博生前往日本參與。 日本千葉大學為日本人氣大學排名前十名之國立大學,隸屬工學部之前沿醫學工程中心係以醫療臨床機器人、居家照護機器人及軟性機器人等技術聞名。本次在千葉大學副校長渡邊誠教授的極力促成下,將其跨醫學、工程與設計之多領域新興學程結合,安排多位資深教授參與專班教學,規劃專屬雲科大學子的福祉機器人學分專班,提供學生於福祉機器人跨領域之深度學習。藉由師生實質互動的過程,增添其學術知能及國際視野。 為期兩週的專班課程,第一週於千葉大學西千葉校區(校本部)展開,副校長渡邊誠教授於首日為參與學生致歡迎詞並給予勉勵,後續即由俞文偉、Jose Gomez-Tames、葉辰、關根正志、並木明夫、伊藤浩一、下馬場朋祿、野波健藏、中田敏是等多位頂尖師資傳授其研究領域之學術知識,學習內容涵蓋:復健醫學工程研究、神經刺激技術、醫學影像、輔助器具的設計與開發、機器人視覺與操縱、使用電磁波治療癌症之技術、全像攝影、無人機理論、生物機械等;教學形式則包括課堂解說、實驗室學習參訪等,極具深度與廣度。現於千葉大學交換之雲科大碩博生亦向學弟妹展現其於千葉大學研究之成果,更加激勵參與學生的求知熱忱。第二週課程移動至千葉大學於2021年輔成立的東京墨田校區,並由擅長設計思考課程的松井實教授帶領學生著重於設計與輔助環境相關之機器人構思,安排學生分組討論並進行簡報發表成果,副校長渡邊誠教授亦親自參與授課,課程激發學生多元思考能力,且需透過人工智能運算繪圖軟體產出機器人圖像或製成原型,豐富創新極具挑戰,而課程結束後即為結業式,當場授予參與學生修課證明,為兩期課程劃下完美句點。 雲科大因應社會結構變遷與產業發展脈動,積極培育國際技術人才,並以智慧機器人為重點特色領域,循序發展國際智慧機器人學院。雲科大與千葉大學兩校已締結姊妹校多年,並自2019年起展開人才培育實驗室之合作、學生蹲點學習、學生交換等交流,保持密切且友好的合作關係,本次再度透過福祉機器人國際專班的開設,亦為雙方國際合作的一大佳績。透過此多元化的國際學習方式及與國際接軌的跨域專業課程,為培育福祉機器人技術人才之未來奠定優良基礎。 ▲ 學分專班課程主要指導教授俞文偉與學生於千葉大學(校本部)合影 ▲ 學生於設計思考課程中發想出協助竹子採收的機器人理念及原型並簡報分享 ▲ 關根正志教授分享其輔具研究及設計結構並讓學生體驗學習
2022
/
12
/
20
雲科大與貝里斯、聖文森和吐瓦魯為SDGs永續發展指標合作夥伴交流國際論壇
雲科大於12月12日舉辦「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指標實踐經驗國際論壇」,中華民國邦交國落實永續發展指標,需要從教育工作著手,雲科大全校師生同仁近年來早已將永續理念融入校務的運作中。參加111年度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榮獲「教育類國家永續發展獎」。2022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評比依據,雲科大名列科大第一。雲科大在2022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表現亮眼,於「APSAA亞太行動獎」榮獲十獎項殊榮。本校獨創的永續通識課—社會造夢者,歷經三年十多位教師共同規劃授課,校長楊能舒治校理念堅信落實教育是促成SDGs實現的關鍵,持續精進發揮大學永續領航者的角色。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在行政、教學、產學等各面向,都對接聯合國SDGs十七項目標,全校永續能量足堪全國大學表率,未來將繼續落實永續校園目標,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全面促進地方與全球社會、經濟、環境的永續發展! 通識教育中心除了在社會造夢者課程之外,也以「人社美產科」五向度融合論,培養現代公民具備人文、社會、美感、產業、科技,「跨域博涉,融通致用」的通識核心能力。本次舉辦「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指標實踐經驗論壇」學術研討會,宗旨就是呈現雲科大通識教育推動落實永續發展的教學成果。訴求從拓展恢弘的全球化眼觀,到關懷地方的社會造夢者的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經驗交流與分享,其中SDGs第17項指標--合作夥伴尤其是成功的關鍵。 因此,本次研討會論壇將邀請友邦國家駐華大使參與論壇,包括吐瓦魯、聖文森格瑞那丁、貝里斯,分享該國在因應SDGs的政策與教育措施,藉由該國的現身說法,互相瞭解溝通對話面對世界變遷,大學通識教育的因應思維。研討會並邀請極具代表性的通識教育課程,參與發表教學成果。發表主題包括高博敏老師開設的「綠色科技創新與創意設計」課程,倡導零碳永續能源科技;關婉玲老師開設「永續生活與消費者行為」課程,鼓勵永續生活從日常生活落實;吳晉東老師開設「社會造夢者」課程,以溯源供應鏈營運的案例;魏明敏老師開設「食在有安全」課程,倡導民以食為天的健康基礎;陳榮宗老師開設「永續生態環境營造與復育」課程,分享無人機應用農地生態永續等精彩主題。 全球提倡永續發展的普世價值,Taiwan Can Help,雲科大校務發展以深耕教師發展、學生培育、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之四大層面,塑造永續校園,積極擴大學校在永續發展目標之全球影響力,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而通識教育將扮演一個培養現代公民具備永續發展目標素養的著力點。 ▲ 楊能舒校長致贈雲科大發展目標書墨 ▲ 各國大使與與會貴賓大合照 ▲ 劉威德主任與外交部雲嘉南蕭勝中處長及各國大使論壇
2022
/
12
/
12
2022年全球Top 1%頂尖高被引學者榜單 雲科大全台第4名 論文影響力受國際肯定
甫於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Top 1% 「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榜單,台灣約有27位學者上榜,雲科大共有3位教師獲此殊榮,名列於全台第四名,僅次於中國醫藥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為國內科技大學排名第一名。 科睿唯安所發布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學者」名單,係遴選全球大學、研究機構和商業組織中對所在研究領域具有重大和廣泛影響的頂尖科學人才。有關於高被引學者的遴選方法經由科睿唯安科學資訊研究所 (ISI) 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和數據科學家基於Web of Science™引文數據及其分析而制定。 雲科大近期除了在全球Top 1%高被引學者和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有不錯的表現外,另在今年公布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601-800名,是台灣11所世界千大的學校之一,為國內第7名,與台科大並列科技大學第一。同時,雲科大在今年「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亦名列世界千大(801-900名)。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仿效許多國際標竿名校,招聘全球學術優秀學者到校任教,鼓勵教師國際學術合作,訂定具激勵效果的學術成就獎勵。目前雲科大已經有高被引學者到校任教,以2021年為例,工程領域的高被引學者,全球不到200位。雲科大創校32年屬於年輕有活力的中型學校,未來,學校將持續擴大禮聘國際頂尖學者加入教研團隊,鑒於半導體、資訊及數位科技、與淨零科技是台灣整體與雲科大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雲科大將持續招聘這三方面的頂尖學者,加入本校的教研團隊,例如「半導體學程」、「智慧電動車研發團隊」、「淨零科技產業服務中心」,期待為台灣創造更亮眼的學術成就,並共同為政府的產業發展目標而努力。 ▲ 雲科大與雲林縣府將共闢電動車產業園區 ▲ 2022 雲科大TCSA獲獎楊能舒校長出席頒獎典禮
2022
/
11
/
17
雲科大蟬聯三屆「2022 TCSA台灣永續典範大學」 雲科大每年都在超越雲科大!
11月16日2022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暨「GCSA全球企業永續獎」於台北圓山大飯店盛大頒獎,雲科大贏得「台灣永續典範大學」、「大學永續報告書白金級」、「英文報告書銅級」、「社會共融領袖獎」全場四大獎項,繼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獲獎數最多的大學之後,本次再次成為台灣大學獲獎榮譽最多的大學。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邁入第15屆,今年共有47所大學報名參與,雲科大能夠連續三年獲得「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實屬不易,今年更在「大學永續報告書」及「社會共融領袖獎」排名第一,說明雲科大在大學永續連年展現的堅毅決心。 雲科大自2019年成立校級永續辦公室,從發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行動,到2022年因應現下國際間急迫的淨零減碳行動,除了持續內部精進綠色校園治理訂定學校淨零策略與路徑之外,對外服務產業組織導入認證以改善碳排放,目前著手協助雲林在地農企業導入組織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促進企業實現環境永續承諾,肩負起大學智庫角色,於雲嘉南的環境、社會、經濟永續均有卓著貢獻,今年更在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獲得1金6銀2銅,乃是雲科獲獎最高的一年,展現師生團隊的執行力及社會影響力。 另雲科大十分重視接軌國際溝通,連續4年出版中英報告書揭露永續績效,除今年中文大學永續報告書獲排序第一,英文版更是二度獲得「GCSA全球企業永續獎」銅級肯定,是唯一連年獲得GCSA的大學。校長楊能舒於獲獎後表示,大學協助推動永續發展已經不僅是校務發展,更是身為地球 ▲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代表學校受頒永續典範大學等四大獎項 ▲ 雲科大榮獲GCSA全球英文報告書獎-銅獎 ▲ 獲獎名單揭曉-2022永續典範大學
2022
/
11
/
16
2022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 雲科大共23位教師進榜 人數增幅全國最高
甫於10月10日公布的2022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台灣約有1100位學者上榜,較去年(約1000位)有微幅增加。雲科大共有23位教師獲此殊榮,分別於人工智慧與圖像處理、能源、電機與電子、工業工程與自動化、光電與光子學、材料、運動休閒旅遊、網路與電信、環境科學、商業管理等領域獲得肯定。相較於2021年榜單,雲科大入榜教師從16名進步至23名,人數增加幅度達到43.8%,為全國大學之最。 此榜單由史丹佛大學的專家們透過 Scopus 的論文影響力數據計算得出,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使用以下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第一作者、單獨/第一或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反映出學者的學術論文影響力。 雲科大除了在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榜單有不錯的表現,並在今年公布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601-800名,是台灣11所世界千大的學校之一,為國內第7名,與台科大同列科技大學第一。同時,雲科大在今年「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亦名列世界千大(801-900名)。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仿效許多國際標竿名校,招聘全球學術優秀學者到校任教,鼓勵教師國際學術合作,並訂定具激勵效果的學術成就獎勵。目前雲科大已經有2位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到校任教,以2021年為例,工程領域的高被引學者,全球不到200位。未來,學校將擴大禮聘國際頂尖學者加入教研團隊,鑒於永續發展是台灣整體與雲科大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雲科大將招聘永續方面的頂尖學者,加入本校的「淨零科技產業服務特色領域研究中心」,期待為台灣創造更光彩的學術成就。 資料來源網址:https://reurl.cc/MNr2p4 表格數據為雲科大校務發展中心根據上列網頁資料計算整理。
2022
/
10
/
20
2023 THE世界大學排名 台灣11校進千大 雲科大列國內第7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於111年10月12日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共有11所大學進入世界千大,包括9所普通大學、2所科技大學,雲林科大與台灣科大同列全球601-800名,國內第7名。 THE表示,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納入104個國家地區的1799所大學,是THE世界大學排名19年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此項排名依據是對1550萬份研究出版品和1億2100萬次學術論文引用,以及超過4萬份教學與學術聲望調查回函和數十萬筆數據分析所得到的結果。排名指標涵蓋「教學(Teaching)」、「學術研究(Research)」、「學術論文引用率(Citations)」、「產學收入(Industry Income)」與「國際化(International Outlook)」等五大類。 此次排名,雲科大名列全球第601-800名,國內第7名,與台科大同列科技大學第一。此外,雲科大在今年「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亦名列世界千大(801-900名)。 雲科大近年來追求「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的辦學願景,在創新教學上,積極推動以資料科學為基礎的跨域學習,以提升學生在資料革命時代的職場競爭力。在產業鏈結方面,雲科大每位教師平均產學金額高達160多萬元,為全國第二,在此次排名為全國第4。在國際接軌方面,雲科大推動學術國際化,積極招募優秀的國際學者與學生,因此在學術論文引用率表現傑出,在此次排名為全國第5。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在此次排名進步幅度頗大,是師生們努力的結果,但此次在教學與學術研究排名表現不如預期,是因為雲科是一所年輕的大學,造成教學與學術聲望調查分數偏低。未來,學校將投入更多的國際交流,期待讓接受聲望調查的全球學者看到雲科大在教學創新與學術研究的卓越表現及顯著成長。 資料來源:THE 2023網址
2022
/
10
/
14
雲科大強化智慧福祉技術人才培育,選送優秀學生赴日方姐妹校技術學習深化國際交流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執行教育部「科技大學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分別於9月10日及18日選送13名優秀碩博士生出發前往日本千葉大學及大阪工業大學,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實驗室蹲點計畫,期以在知名教授技術指導下學習及研究,更加精進福祉科技產業智慧機器人研發人才的國際視野及技術能力。 雲科大近年致力於推動以智慧機器人為主軸的老人福祉科技產業發展及技術創新的國際人才培育行動方案,以技術創新作為產業成長動能,並多次與日本千葉大學及大阪工業大學共辦相關學習活動,加以促進國際人才交流,進而建立密切且穩定之合作關係。前兩年受疫情影響,雖暫緩學生至海外學習,校方仍積極透過線上形式舉辦國際工作坊,運用網路的無遠弗屆,讓台日師生們互相交流、共同腦力激盪,帶來豐碩的活動成果及效益。 今年終於盼來疫情趨緩,學生們得以跨出國門實地取經。本次實驗室技術學習採雙方教師共同指導專題之方式進行深度學習,由雲科大黃世輝教授、薛雅馨教授、周玟慧教授分別指導來自設計學研究所、創意生活設計系、電子工程系及數位媒體設計系的2名博士生與11名碩士生前往日本千葉大學植田憲教授-Design Culture Laboratory、俞文偉教授-Center for Frontier Medical Engineering,以及大阪工業大學井上剛教授-Human Sensing Laboratory、益岡了教授-UX Design Laboratory與大須賀美惠子教授-Wellness Laboratory,針對福祉設計使用者需求及軟性機器人相關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面對人類高齡化社會的問題及未來對福祉科技產業需求,雲科大以發展「國際智慧機器人學院」為願景,現已增設務實致用的「智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培育整合專業人才,並透過教育部「科技大學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積極與日方合作互惠。經由本次安排實地技術學習的機會,除了讓學生修習學術知能與提升實務技能,也藉此機會與日方學生經驗交流,深化與姐妹校的國際合作關係,擴展學生國際視野及海外移動力,台日攜手共同為培育國際專業技術人才努力。 ▲ 學生抵達大阪工業大學與大須賀美惠子教授合影 ▲ 大阪工業大學舉辦工作坊激發學生創意與巧思 ▲ 學生與千葉大學俞文偉教授會面討論本次實驗室技術學習研究主題
2022
/
09
/
22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