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利害關係人問卷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活動新聞
榮耀事蹟
永續知能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校園安全與健康促進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人權保護與平等教育
資源共享與社會共好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
校園生態景觀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活動新聞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東元電機二度攜手雲科大啟動-1+N碳管理示範團隊 加速供應鏈淨零步伐
東元電機二度攜手雲科大啟動-1+N碳管理示範團隊 加速供應鏈淨零步伐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國際減碳規範要求,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再度與雲林科技大學攜手合作,於6月13日舉辦「溫室氣體盤查啟始會議」,邀集多家供應鏈合作廠商共同參與,正式啟動「1+N碳管理示範團隊」淨零轉型推動計畫,期透過建立供應鏈碳管理機制,加速整體產業淨零步伐。 啟始會議於東元電機湖口廠舉行,出席長官陣容堅強,包括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蘇漢邦副院長、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高飛鳶總經理、雲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陳昭宏院長及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等,與來自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金屬製品製造、機械設備製造等多家供應商代表一同出席,展現產官學界跨領域合作推動碳盤查與低碳永續供應鏈的決心。 台綜院蘇漢邦副院長表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委託台灣綜合研究院執行「製造部門淨零轉型推動計畫」輔導製造部門串連同業或產業供應鏈,共同提出碳管理解決方案。感謝東元電機再度攜手供應鏈辦理1+N碳管理示範團隊共同減碳,強化及提升產業低碳競爭力。 東元電機高飛鳶總經理表示很高興能夠再度與台綜院、雲科大合作1+N專案。對東元而言,低碳永續是企業經營的核心,而東元ESG策略中的「實現共享願景」,正是與客戶、供應商攜手,擴大價值鏈的永續綜效,進而提升彼此的競爭力及調適力。去年東元由機電事業群的供應商開始參與本專案,今年則聚焦於智慧能源事業群的供應商,持續擴大供應商夥伴的能力建置,期待今年的1+N專案成效能夠突破預期,為將來東元價值鏈的低碳競爭力奠定更扎實的基礎。 雲科大管理學院陳昭宏院長表示,學校透過「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整合校內師資群、專業資料庫及第三方驗證機構能量,積極協助企業於碳盤查、ESG揭露與碳中和規劃上建立能力與架構,為企業提供專業支持以應變國際法規與淨零趨勢。而啟始會議僅為起點,今年將持續透過中心專業顧問輔導團隊,協助東元電機及其9家供應鏈廠商推動碳盤查與節能診斷輔導,建立供應鏈對碳盤查流程的認知與執行能力,並輔導廠商辨識高耗能設備及導入具體節能改善建議,協助東元電機凝聚並有效推動供應鏈減碳行動。 我國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但許多中小企業礙於人力、技術與資金不足,導致其推動淨零轉型窒礙難行。東元電機為達成企業淨零目標,今年再度參與「製造部門淨零轉型推動計畫」,產學攜手跨界共築供應鏈碳管理體系,以達減碳量1,000噸以上、節電量120萬度為目標,也期望於2050年實現全集團淨零排放之長遠目標。 啟始會議全體大合照 台灣綜合研究院蘇漢邦副院長致詞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高飛鳶總經理致詞 雲林科技大學陳昭宏管理學院院長致詞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永續發展組賴俊甫科長致詞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 單位主管:林昱成 主任 聯 絡 人:詹惠齡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 5061
2025
/
06
/
13
雲林氣候永續學院開學,縣府與雲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雲林氣候永續學院開學,縣府與雲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我國2050淨零轉型政策,雲林縣政府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5月16日辦理「雲林氣候永續學院」開幕儀式,由縣長張麗善及雲科大張傳育校長代表簽署「氣候永續學院合作備忘錄」,宣示縣府與雲科大將攜手共同推動地方永續治理與綠領人才培育! 為全面提升雲林縣各層級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創新思維,雲林縣成立「雲林氣候永續學院」,由縣府主導、雲科大提供課程設計與學術支援,114年5月起推出涵蓋碳管理、自然碳匯、地方能源及社會參與等面向的永續課程。不僅重視理論基礎,也強調知識與實作並重,融合在地經驗與國際視野,期盼透過多元訓練,推動縣內永續行動、厚植淨零轉型能量,並培育具備永續思維與實務能力的綠領人才。 縣長張麗善表示,氣候變遷是目前相當迫切的挑戰,本縣為農業大縣,尤其受到氣候異常的直接影響,唯有積極培育相關專業人才,才能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更具效率與精準。氣候永續學院的成立,是縣府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重要起點,也是深化氣候治理、強化行政體系韌性的關鍵推手,透過產官學合作,打造一套在地化、可持續運作的碳管理培訓體系,為未來政策推動儲備更多綠領專才,提升在地永續經營能力,增加產業競爭力,為雲林打造綠色、韌性與宜居的環境。 張傳育校長進一步説明,雲科大與縣府多年來密切合作,透過共同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及辦理各類工作坊與課程,持續協助縣內各級產業推動低碳永續與淨零轉型。今日雲科大與縣府簽訂「氣候永續學院合作備忘錄」,將針對碳管理及淨零排放等議題規劃相關永續課程,冀透過多元訓練,推動縣內永續行動、厚植淨零轉型能量,並培育具備永續思維與實務能力的綠領人才,藉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展現永續行動為所有人應共同投入參與的共同課題。 為協助本縣各產業推動「2050淨零排放」,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將持續提供碳管理、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導入、ESG永續報告書、綠領人才培育等諮詢服務,撥打「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將由專業顧問師提供相關服務。 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05)5342601分機5064 雲林縣政府與雲科大牽署氣候永續學院合作備忘錄 雲林氣候永續學院開幕儀式 雲科大管理學院陳昭宏院長介紹氣候永續學院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 單位主管:林昱成 主任 聯 絡 人:柯宜萱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 5062
2025
/
05
/
16
雲科大環安系辦理「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首班啟動
雲科大環安系辦理「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首班啟動 在全球邁向2050年淨零趨勢下,具備碳盤查、碳足跡、碳減量及碳管理專業的綠領人才,環境部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設立北中南東四區培育中心,中部培育中心位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結合苗栗至雲林之大專院校,中部聯盟成員包含: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逢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國際大學及聯合大學,辦理國家環境研究院「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中部培育中心已規劃至少15個班期,課程包含: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及產品碳足跡,授課總時數為48小時,修讀完畢並通過測驗將獲得環境部的證明。 中部培育中心於114年5月3日起,由雲科大環安系辦理首班培育課程,課程學員青年學子與社會人士各佔50%,包含業界、事業單位及學術單位共同參訓。青年學子希望運用於課餘時間增加淨零概念提升未來就業機會,事業單位學員則認為淨零綠領培育課程為新興課程亦為國家發展目標與趨勢,透過工作之餘增加新知。首班期邀請氣候變遷署張根穆副署長擔任講座,課程介紹氣候變遷法規推動及綠領產業趨勢等議題。另邀請協助氣候署訂定相關策略實務經驗超過10年以上之環科公司團隊擔任課程講座,從溫室氣體氣候變遷之基礎知識、氣候變遷因應法、碳價訂定、自願減量、盤查驗證及碳足跡等未來國家推動方向進行說明與案例演練,提升學員對溫室氣體之認識亦對後續培育綠領人才具有成效。 雲科大將於114年7月辦理平日班及假日班,熱烈招生中,中部培育中心亦於苗栗、台中及南投等地區辦理課程,有興趣之學員亦可至國環院「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報名網頁(https://ulvis.net/iTs8)查詢詳細報名資訊。此外,為提升年青學子投入綠領人才產業,30歲以下之大專院校在學生(不含在職生)修讀完畢並通過當期測驗,將可獲得半額補助。 課程聯絡人:雲科大環安系訓練班陳小姐05-5524669。 環境部綠領人才培育課程_氣候變遷署張根穆副署長_環安系江鴻龍主任與學員大合照 環安系江鴻龍主任開班說明 氣候變遷署張根穆副署長授課實況 專業講師分組授課討論 學員上台討論分享 承辦單位:環安系 單位主管:江鴻龍 聯 絡 人:陳詩蓓 聯絡電話:05-534-2601#4479
2025
/
05
/
05
雲科大走進蝙蝠的家!攜手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矽品精密共同推動環境教育 孩子們熱血打造「蝙蝠別墅」!
雲科大走進蝙蝠的家!攜手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矽品精密共同推動環境教育 孩子們熱血打造「蝙蝠別墅」! 一場結合科學、保育與童趣的行動,在雲林水林熱血展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攜手矽品精密暨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4月30日走進黃金蝙蝠生態館,舉辦一場充滿教育力與行動力的環境教育活動。主題為「認識蝙蝠,為牠蓋一個家」,由孩子們親手打造蝙蝠屋,並種植下一棵金黃鼠耳蝠會住的樹,吸引這群小生靈有個溫暖新居。 金黃鼠耳蝠是特有亞種,長相萌翻,卻正面臨棲地減少、族群下滑的危機,金黃鼠耳蝠的夥伴們,包括平地的東亞家蝠、高頭蝠等蝙蝠合適棲息的棲所也需要復興。這場活動由雲科大環安系郭昭吟教授和鄭宇伸教授領軍設計,結合在地場域與企業資源,讓孩子不只聽故事、看蝙蝠,更能親手種樹和「蓋房子」,為保育盡一份心力。 郭昭吟和鄭宇伸不異而同地均表示:「這樣的環境教育,不只是學習,更是行動!我們希望孩子們知道,大家的雙手,能為每一個物種創造溫馨的改變。」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聆聽蝙蝠的故事、學習蝙蝠對生態的角色,再動手打造蝙蝠屋,現場笑聲與專注交織。一位小朋友開心地說:「蝙蝠這麼可愛,牠們沒有家真的很可憐,我做的蝙蝠屋,希望牠們會喜歡!」純真的一句話,讓在場大人都露出微笑。 黃金蝙蝠館館長張恒嘉也親自現身,娓娓道來自己從1995年與黃金蝙蝠相遇,到全心投入保育教育的故事。他感性說道:「這些年蝙蝠一隻隻消失,但今天,我看到希望回來了。孩子們的眼神與行動,就是我們最強的後盾。」 這場活動不只是課堂延伸,更是雲科大推動永續行動的縮影。學校近年積極串連產學資源,將SDGs與在地議題結合,創造跨域合作的新典範。此次與矽品精密暨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共同舉辦,更展現企業與大學攜手守護環境的強大動能。 從高教場域走進社區角落,從科技研究走入蝙蝠的家——雲科大用行動落實教育與永續連結的力量。未來,學校將持續深耕地方、拓展合作,讓每一位學生、每一場活動,都是守護地球的種子。 雲科大郭昭吟教授與鄭宇伸教授於蝙蝠館園區親植樹苗,為蝙蝠營造友善棲所,象徵以行動守護生態多樣性。 黃金蝙蝠館導覽人員生動介紹金黃鼠耳蝠的生活習性與保育故事,引導孩子們深入了解蝙蝠對生態的重要角色。 誠正國小學生、黃金蝙蝠館工作人員與雲科大及矽品代表於蝙蝠館前合影,象徵學校、企業攜手推動環境教育的共同承諾。 誠正國小學生及參與民眾在黃金蝙蝠生態館完成手作蝙蝠屋,透過親手打造棲地,為金黃鼠耳蝠築起溫暖新居,展現保育行動力。 學生戶外排隊體驗望遠鏡觀察活動,透過實際觀察訓練生態觀察力,連結科學教育與生態探索。 承辦單位:環境教育與青年創生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郭昭吟主任 聯 絡 人:劉奕君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 2510
2025
/
04
/
30
文資系與檳城申遺主席有約-檳城古蹟信託會林玉裳前主席精采開講
文資系與檳城申遺主席有約-檳城古蹟信託會林玉裳前主席精采開講 繼去年雲科大舉辦之[2024文資學 學文資]系列活動,邀請馬來西亞檳城古蹟信託會前主席林玉裳女士,進行兩場有關馬來西亞檳城文化資產保存的專題演講。今年持續加強雲科大文資系與林玉裳女士的合作,邀請林女士蒞臨雲科大文資系,進行「永續與韌性的檳城世界遺產經營與挑戰」之專題演講。 林女士長年深耕於馬來西亞檳城、中國廣州與潮州等傳統文化領域,並致力於推動檳城的世界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工作。過往林女士協助規劃與監修檳城韓江家廟的修復工程,於2006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而後在2008年成功協助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登錄於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文化資產領域以及多元文化融合與包容,成就斐然。 透過過去前往檳城的交流以及林女士去年的專題演講,雲科大師生見識林女士對於國際性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熱忱與縝密務實的組織規劃與執行效率,今年繼續與林女士合作,透過分享不同面向且具有國際性的文化資產保存運動,進一步鼓舞啟發雲科大師生對於文化資產保存之熱情,期待未來繼續保持雙邊國際交流與研究合作,一起在保存珍貴世界文化遺產的道路上持續精進。 演講主題_永續與韌性的檳城_世界遺產經營與挑戰 文化資產維護系_林蘭東_主任開頭引言 頒發感謝狀與禮品 承辦單位:文化資產維護系 單位主管:林蘭東 聯 絡 人:徐銘言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3075
2025
/
04
/
28
短影音點燃SDGs熱潮 雲科大應用中文成果展成永續教室
短影音點燃SDGs熱潮 雲科大應用中文成果展成永續教室 雲科大響應世界地球日,應用中文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短影音製作,自2025年4月21日起,連續四週在該校MB103教室展出,首日就吸引超過100人次觀賞。接下來在4月28日、5月5日、5月12日下午1點至3點皆有影片放映,歡迎各界前往觀賞。 本年度應用中文成果展的60支永續短影音影片,皆由雲科大同學自行製作,內容與主題豐富,並全面對接SDGs十七項目標。應用中文的教學活動推動同學多方發展中文製作素養能力,並結合製作永續短影音教學活動,對促進永續發展目標具有多重層面的正面影響。除了深化同學的語文傳播能力,更深化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實踐,讓學習成果成為永續的生動課堂。 同學選擇以日常生活中可見的環保議題作為主題,引發對消費行為的反思與改變;或是藉由影音作品傳遞氣候變遷的嚴重性與應對方法,有助於提高大眾環保意識;有同學選擇地方議題或社區永續發展作為內容,展現對在地文化與環境的關注,促進在地文化的永續動能。 例如梁佳瑋同學「1分鐘帶你看 SDG8:如何做到永續就業與經濟成長」重視就業機會,蔡沅臻「從川普關稅到智慧農業:SDG 8 如何實踐經濟正義?」呼應關稅時事並關注農業發展;羅晨松「震動之後」以近期的緬甸大地震為內容進行影音製作;吳承翰「SDGs及多元夥伴關係介紹」特別敘述臺灣對邦交國史瓦帝尼的援助和國際合作。可見同學不僅對永續發展目標有高度掌握,且能串連重大時事多元發揮,形成具有跨域視野的中文能力素養。 雲科大應用中文成果展成永續教室 吳承翰「SDGs及多元夥伴關係介紹」敘述臺灣援助邦交國 羅晨松「震動之後」以近期的緬甸大地震為內容進行影音製作 梁佳瑋「1分鐘帶你看_SDG8:如何做到永續就業與經濟成長」重視就業機會 蔡沅臻「從川普關稅到智慧農業:SDG_8_如何實踐經濟正義?」呼應關稅時事並關注農業發展 承辦單位:人文與科學學院 單位主管:李謁政院長 聯 絡 人:葉衽榤 聯絡電話:分機3011
2025
/
04
/
22
雲科大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及PLab啟動 USR跨國合作計畫 深化永續發展與地方創生的夥伴關係
深化永續發展與地方創生的國際夥伴關 係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簡稱永續中心)於2025年3月29日(六)前往馬來西亞,展開為期五天的「USR國際接軌與南向永續人才培育計畫」,積極拓展跨國USR合作,深化南向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雙邊交流,促進USR實踐深化 此次由永續中心主任張文山教授帶領近30位師生前往馬來西亞檳城、怡保與金寶,展開實質性的四方合作交流。同行團隊包含: USR計畫主持人方國定教授:推動台馬USR國際交流與人才合作,促進資源共享與技術交流。 高齡福祉專家李傳房教授:以高齡福祉設計研究為核心,協助改善當地高齡族群生活品質,提升社區永續韌性與福祉。 此外,來自「地方創生智能設計碩士在職專班」的22位研究生也以國際見學形式參與第一階段交流,為USR合作注入新血。 四方合作,推動USR國際化 本次USR跨國合作由以下單位共同執行: 雲科大永續中心 教育部USR計畫團隊(以淺山茶產業為載體之韌性農村社會實踐人才培力計畫)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金寶校區軟技能技術中心 怡保PLab地方創生實驗室 合作聚焦於永續發展與地方創生策略,雙方就USR推動模式進行深入討論,並共同規劃年度合作活動,包括: 專業實習生交換 USR實踐經驗分享 地方創生行動方案執行 創生商業模式建立 舉辦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座與科技永續國際論壇 展望未來,深化國際夥伴關係 張文山主任表示,雲科大將運用其在永續治理、數位雙生技術、綠色碳公益與SROI社會投資報酬評估等專業,協助馬來西亞推動地方創生項目,特別關注以下重點: 高齡福祉設計研究 綠色產業發展 社區USR推動 在地文化振興 食農教育推廣 期望透過技術支援與策略建議,深化USR國際連結,共創永續未來。 ΔCoRE竹產業園區作為探討產業六級化、循環經濟與USR的背景參考 Δ馬來西亞怡保舊街場探查 Δ雲科大USR團隊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金寶軟技能資源部合影 Δ雲科大USR團隊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金寶軟技能資源部雙方合影 Δ雲科大與拉曼大學USR計劃試點討論會議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張世良 聯絡電話:2484
2025
/
04
/
07
雲林縣「第16屆社區PK賽」43社區大PK 展現社區凝聚力與城鄉發展新活力
▲副縣長謝淑亞等貴賓為參賽社區加油打氣。(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雲林縣政府主辦「第16屆社區PK賽」,8日於虎尾鎮建國一村登場。此屆社區PK賽以「森植雲林」為主題,帶動各社區推動社區營造,融入「永續發展、環境保育」精神,共有來自全縣43個社區、63案參加評比,展現社區凝聚力與城鄉發展新活力。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在城鄉發展處林長造處長及其率領團隊,攜手雲科大、虎科大、社區發展協會產官學研合作,推動社區營造與城鄉發展,成果卓越。營造宜居友善社區,翻轉城鄉發展思維,在全國各項評比屢創佳續,也拿下英、美等國家相關獎項。去年在近1000個社區評比中,拿下金、銅牌。 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合力造村」模式是今年PK賽一大亮點,「合力造村」強調居民自主參與,由專業團隊提供規劃設計、產業發展、文化策劃等技術支援,找到當地特色DNA,結合地方公所、社區等資源,推動全景式社區規劃。從總體藍圖到管理維護,全面升級社區環境與發展潛力,促進社區整體發展。今年藉由崙仔社區與華山休閒農業區展現此模式的成果,透過創新提案與合作實踐,提升在地特色與永續價值。 林長造表示,「榮譽感」是社區永續發展重要元素之一。縣府舉辦PK賽,提供社區呈現營造成果,並經由社區居民自己簡介,及專業評審委員評鑑,給予獎勵,使社區力量更加凝聚,展現最強營造發展能量。 林長造指出,縣長張麗善重視社區發展與城鄉進步,今年各組競賽社區參賽補助加碼1萬5000元,另各組比賽的金、銀、銅牌及佳作,獎金分別加碼3萬元至1萬5000元。另青年協力組金銀銅牌獎獎金也加碼1萬至5000元。 城鄉發展處表示,此屆競賽以「森植雲林」為主題,設有環境營造類(進階組、樂活組、更新改造組),並新增「青年協力組」與「特色燈藝組」,為青年世代提供參與社區發展的舞台,鼓勵社區結合永續環保理念與在地特色,打造兼具創意與實用性的燈具,透過特色燈藝照亮社區未來,展現獨特的在地文化與美學價值。
2025
/
03
/
13
ES「雞」玩永續!雲科大攜手公誠國小打造永續新力軍冬
ES「雞」玩永續!雲科大攜手公誠國小打造永續新力軍冬令營 雲科大智慧農業園區專業中心攜手雲林縣公誠國小,2025年1月21-22日寒假期間,在公誠國小舉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題的冬令營活動。此次活動不僅聚焦環境教育,還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核心,推動全人教育」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並播下永續未來的種子。 冬令營活動圍繞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採取寓教於樂的方式,設計生動有趣的課程與實作項目。透過實際參與,學生將學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永續行動。公誠國小蔡宜芳校長表示:「愛,就是在孩子的需求上,看到我們的責任。」這次活動旨在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能內化為行動,成為未來改變世界的一股正向力量。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期望達成師生的發展能對接經濟、環境、社會永續需求;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做出卓越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校園,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學校也成立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為全校性永續發展策略之推動,此次主要推動單位為雲科大智慧農業園區專業中心,透過教育部USR計畫,將雲林縣家禽羽毛廢棄物處理議題,以活潑有趣活動設計讓國小生能重視了解環保教育,能更認識自己家鄉。 公誠國小蔡校長以「用心經營學校、用愛關懷學生、用誠感動家長」為教育核心,強調全人教育的重要性。她指出冬令營活動正是全人教育的實踐之一,不僅提升學生的環境意識,也讓孩子在團體合作中學習分享與尊重。蔡校長特別強調親師合作的重要性,鼓勵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共同支持教育的發展。透過這次冬令營,公誠國小再次展現了以學生為核心、強化教師專業、促進親師合作的教育理念,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打造出一場不僅寓教於樂,更能啟迪孩子未來的活動。 SD雞s 課程與學童熱烈開心互動 冬令營始業式活動開幕式大合照 冬令營活動公誠國小學員熱情展現表演 咚吱咚吱咚吱~早操_公誠國小學員努力跟上大哥哥姐姐節拍 雲科大智慧農業園區專業中心團隊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主任 聯 絡 人:孔祥慧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5024
2025
/
01
/
22
匯聚淨零力量,雲林與你同行—雲林縣2024永續成果記者會
匯聚淨零力量,雲林與你同行,雲林縣2024永續成果記者會 為推動淨零排放與公正轉型各項永續政策,在12月19日雲林縣政府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辦理「匯聚淨零力量.雲林縣政府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24永續成果記者會」。展現推動淨零、永續的各項成果,並結合碳盤查雲端平台實機操作、碳足跡一驗多證成果及廢棄寶特瓶結合牡蠣殼粉研發之海毛紗產品展示等,出席者包括雲科大、縣府各局處、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及轄內農業、工業廠商逾60人。 成果記者會共有五大展區,包括:展示雲科大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之「產業碳管理區」,透過碳盤查雲端平台,可協助企業彙整從開發、生產、銷售等過程中各項排放源活動數據,透過平台計算碳排放量,並自動產出清冊及盤查報告書;「一驗多證區」展示雲科大運用AI統合ISO14064-1、ISO14067及TAP產銷履歷等多項查驗證,減少農牧產業申請查驗證過程中重複消耗的成本;「減碳增匯區」為縣府在水稻田減排策略、旱田的增匯農法以及竹林碳匯管理等研究成果,將作為未來雲縣農業永續轉型的重要發展依據;「雲林良品區」為縣府創立雲林良品產品輔導盤查及申請碳足跡標籤過程;「資源循環區」為廢棄殼貝類、鳳梨葉等農業剩餘資源的成功資源化案例等,各項推動成果展現出雲林縣政府及雲科大積極響應淨零排放之決心與行動。 縣長張麗善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同時與世界淨零潮流趨勢接軌,雲林必須善用智慧科技發展數位與綠色雙重轉型,打造友善、包容、宜居的環境,提升在地永續經營能力增加產業競爭力;而轉型過程勢必要產官學攜手,讓資源與效益發揮最大值,並兼顧地方特色的亮點展現,擦亮農業大縣這塊招牌。計畫處處長李明岳進一步說明,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自110年成立以來,整合跨局處的資源推動減碳政策,雲科大是縣府永續轉型過程的重要合作夥伴,本次成果記者會展現雙方努力的諸多成果,並邀請區域治理平台及在地企業與會交流,共同思考未來在淨零策略發展的各種可能性,也傾聽產業的聲音,讓政策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協助解決產業綠色轉型問題,達到淨零公正轉型目的。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表示,雲科大以成為永續頂尖大學為目標之一,學校發展策略持續以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為根基,並納入USR及SDGs為校務發展的推動重點,持續推動校園的永續發展教育,落實教育關懷和終身學習,並致力打造低碳、節能的校園環境,近期更取得TUSA台灣永續大學獎之「台灣十大典範大學」及「永續報告書白金獎」等榮耀。 雲科大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主任林昱成說明,雲林縣政府與雲科大於112年共同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協助轄內各級產業透過碳管理系統導入、綠領人才培育等,進行產業轉型及打造綠色供應鏈,以達永續發展之目標。由雲科大自行開發之「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以標準化、數位化及智慧化三大特點,可大幅降低企業於導入碳管理時之人力、時間成本,其視覺化資訊看板設計,有助於企業管理者制定減碳藍圖及節能減碳策略,記者會實際展示如何運用「雲永續」執行縣府辦公大樓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未來將持續與縣府合作,全面性的推動至縣內各機關單位。 此次永續成果記者會文宣品皆使用「非一次性」、「可回收再利用」材料,預估減碳量達40.0590kg CO2e,透過於生活中落實淨零、永續行動,持續推動雲林縣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雲林縣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如企業及或工廠有碳管理、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導入、ESG永續報告書、綠領人才培育等問題,皆可以撥打「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將由專業顧問師提供服務。 匯聚淨零力量永續成果記者會大合照 向張麗善縣長報介紹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 向廠商介紹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 張麗善縣長致詞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 單位主管:林昱成 主任 聯 絡 人:柯宜萱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 5062
2024
/
12
/
19
雲科大2024USR北港場域年度成果展圓滿落幕
雲科大2024USR北港場域年度成果展圓滿落幕 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研究中心USR計畫執行團隊(以下簡稱智地中心),2024年12月7日至12月8日,在北港的歷史建築—大復戲院舉辦年度成果展。以「從心靈遍路到智能觀光-雲林朝聖廊帶的地方設計:雲科大2024USR成果展」為題,團隊成員由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黃世輝、蔡旺晉、彭立勛、謝修璟及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王淑宜助理教授組成,他們帶領各自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學生將北港在地的宮廟文化、傳統藝術進行調查與轉譯設計。 黃世輝教授的團隊與北港義民廟合作,廟中保存多樣工藝,如交趾陶、木雕、石碑、粧佛等,並設計介紹DM及NFC(近場通訊)設備;蔡旺晉教授的團隊以「藝閣」及「藝陣」為發想,參與北港藝閣扮演,運用創意思維打造出多部藝閣模型,建立藝閣LINE官方帳號統一存放藝閣相關資訊;彭立勛教授的團隊以北港光明屋書店及青年軍為發想,設計出相關明信片、徽章、環保袋等周邊商品及視覺圖像;謝修璟教授的團隊將北港宮廟文化的元素融入日常物品與互動裝置,設計出桌遊、鑰匙圈、桌曆及遊戲等文創商品;王淑宜教授的團隊與北港集雅軒合作,學習鼓吹引子的製作及轎前吹演奏。期望用多種方式讓遊客能夠發現仍留存北港的傳統文化。 開幕當天,邀請「南管演奏」北港集雅軒進行「轎前吹工作體驗坊」與汾雅齋南管樂團的專場演出,呈現南管樂的優雅與文化底蘊,並邀請北港鎮公所觀展支持雲科大學生們的創作。開幕致詞時,持續幫助智地中心深耕北港的蔡享潤老師表示:「北港是個有很多故事的地方,不僅有媽祖的文化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被挖掘的在地文化,我自己是安靜的做啦,現在和雲科大的團隊合作,讓更多文化被看見和熟知,是相當感謝的。」 北港場域召集人蔡旺晉教授表示:「作為北港場域召集人,看到雲科大的學生與北港場域的傳統文化,從懵懂的探索最後深入瞭解並取得學習成果,這樣的成長是相當感動的。身為北港人,看到北港被後起新秀挖掘,建立許多創意設計,希望大家能廣為宣傳,讓在地居民和來往觀光客看見。」 最後,計畫主持人黃世輝教授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如同集雅軒演奏陋室銘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北港是個文化富饒之地,場地不在大,但內容極具芬芳,融合北港的傳統文化與新生代青少年的創意,聚集精萃在極具歷史意義的大復戲院中展出。 北港場域年度成果展活動大合照 「南管演奏」北港集雅軒開幕式表演 蔡享潤老師開幕式致詞 成果展導覽-1 成果展導覽-2 承辦單位: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黃世輝 主任 聯 絡 人:許嘉娟 聯絡電話:055342601*2870
2024
/
12
/
09
雲科大材料科技研究所「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
雲科大材料科技研究所「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台灣自旋科技研究中心」10年8月成立「台灣腦功能激發實驗室」,旨在發展腦神經科學之相關研究,以結合北/中/南醫療診所建立台灣區腦功能疾病醫療合作中心為主軸,整合雲科大與產學力量開發腦功能檢測與激發技術及人才。研發台灣腦功能疾病分析軟體,運用臨床數據庫資料收集和程式計算技術,來加速發展智慧醫療應用如腦功能疾病的早期預測、判讀及治療所需的參數。培育EEG及TMS結合之相關人才與技術整合,有助台灣取得相關領域的國際領導地位,提升我國在數位醫療技術上的競爭力。發展方向包含: (1)腦電波圖於腦功能疾病上的檢測分析技術(2)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在腦功能疾病上的應用(3)AI輔助腦功能疾病嚴重性之判別技術(4)iTMS個人化最佳化治療方案等核心技術之開發(5)類腦材料、元件、技術之開發。主要針對之腦功能疾病如:憂鬱症、中風、失智等。 材料科技研究所113年12月7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舉辦「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展示「個人化腦電磁刺激技術開發」成果。由材料所吳德和教授/李景明副教授/葉林秀副教授等共同發表,該團隊近期與『秀傳醫院』、『高雄/台南元元診所』、『南投佑民醫院』、『慧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成果。共同針對『經顱磁刺激與腦電圖相結合在腦功能障礙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進行開發,運用臨床數據庫資料收集和程式計算技術,來加速發展數位醫療應用,特別針對腦中風/憂鬱症部分的嚴重性判讀、治療所需參數、最佳治療方案等成效。 團隊獨創之個人化穿顱電磁刺激(iTMS)技術:目前中風/憂鬱症/失智等病症之治療參數都是單一化的,故成效上並非對每個人都有效,有些人需要更長期的時間治療,有些更是反覆退化復發。團隊研發結合EEG腦波圖與TMS刺激反應,找出最佳的個人化治療參數(iTMS),利用共振原理更有效率的提高治療成效。 未來雲科大材料所將會持續不斷精進努力創新,致力於新穎科技材料領域的研發,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就讀本所。 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大合照 腦功能激發研發成果發表會講師合照 承辦單位:材料科技研究所 單位主管:陳元宗 聯 絡 人:葉林秀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3665、3651
2024
/
12
/
07
1
2
3
4
5